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外来入侵植物在中国的分布及入侵能力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乔乔 1 ; 沈奕德 2 ; 李晓霞 2 ; 程汉亭 2 ; 宋鑫 2 ; 范志伟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入侵植物;分布;入侵能力;干扰;物种特性;化感;防控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12 年 21 卷 05 期

页码: 977-9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近十几年来备受关注的外来植物入侵为背景,综述关于入侵植物在我国分布和入侵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研究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不同起源地的入侵植物在我国分布区域不一样,在控制了起源地的作用后,入侵植物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人为活动较多的省份或地区(大尺度),以及干扰较严重的生境(小尺度)。入侵能力强的多年生植物常有强大的无性繁殖能力、高光合速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强化感作用、以及适应异质生境的能力;起源于美洲的入侵能力强的1年生植物常能产生大量的易传播的种子、可自交亲和、强化感作用等;起源于欧亚大陆的入侵能力强的1年生植物常与作物非常相似,在农田中危害严重。未来需要研究干扰促进入侵的机制、化感作用与野外实际情况相结合研究、化感物质通过改变土壤微生态环境间接促进入侵的机制研究、1年生和多年生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与其物种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强对弱入侵性外来植物的预警研究。这些研究不仅能使我们深入理解外来植物发生入侵和危害的规律,也可为入侵植物的防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玻璃容器杂质对元素分析的干扰试验. 周聪,刘洪升,高丽花. 2004

[2]无瓣海桑和互花米草群落土壤化感作用比较. 李静,田广红,彭少麟,杨雄邦,陈蕾伊,曾艳,刘文辉,何克宏. 2011

[3]3种热带杂草挥发油干扰小菜蛾行为的研究. 覃伟权,张茂新,凌冰,彭正强. 2004

[4]5种石油醚前处理对不同植物样品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 郑定华,袁淑娜,陈俊明,黄坚雄,潘剑,李娟,周立军. 2017

[5]大围山蕨类多样性及生境因子对干扰的响应. 杨逢春,刘景欣,黄华平,构箭勇,文慧婷,李叶,袁欣宇,马秀花,朱兴旺,阳晓倩,何琼,Prueksakorn Kritana,Sarathchandra Chaya. 2022

[6]海南典型有害植物的入侵扩散机理研究进展. 黄乔乔,沈奕德,李晓霞,范志伟. 2016

[7]dsRNA介导的PRSV-CP基因3′-端同源序列瞬时表达对番木瓜环斑病毒侵染的影响. 魏军亚,刘德兵,周鹏. 2007

[8]海南省入侵植物假臭草种子萌芽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阚丽艳,谢贵水,安锋,肖爱选,陈炫. 2008

[9]土壤养分对菊科一年生入侵种和本地种繁殖性状的影响. 王亚,王玮倩,王钦克,李晓霞,刘延,黄乔乔. 2021

[10]海南省入侵植物假臭草种子萌芽分析. 阚丽艳,谢贵水,安锋,肖爱选,陈炫. 2008

[11]海南岛马缨丹入侵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 戚春林,谢贵水,李剑碧. 2013

[12]海南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入侵机制与防治对策. 阚丽艳,谢贵水,安锋. 2007

[13]3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椰子木蛾的杀虫活性研究. 敖苏,林小漫,张旭,李伟东,吕宝乾,林伟,孟瑞,蔡波,朱朝华. 2018

[14]干旱胁迫对入侵植物假臭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阚丽艳,谢贵水,王纪坤. 2009

[15]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入侵植物调查. 谢薇,蔡泽坪,于旭东,吴繁花,陈银华,罗佳佳,刘建舜,吴银杏,周环. 2018

[16]不同生境中马缨丹不同部位水提液的化感效应研究. 戚春林,谢贵水,李剑碧. 2013

[17]外来入侵植物与地下生态系统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桂花,彭少麟,李光义,李勤奋. 2009

[18]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海南外来入侵植物新记录种-沼生金纽扣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 李晓霞,胡宽义,曾安逸,董定超. 2024

[19]热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欧阳沙郴,罗志强,刘东,蒲树和. 2015

[20]海南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现状及防控对策. 吴孟科,胡晓惠.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