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橡胶树三倍体品种的2n雌配子形成途径再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源源 1 ; 吴桂海 2 ; 龙青姨 3 ; 黄肖 1 ; 高新生 1 ; 李维国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国家橡胶树育种中心/农业农村部橡胶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2.贵州医科大学生物与工程学院(健康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贵州

3.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橡胶树;2n雌配子;第二次减数分裂核复原(SDR);三倍体

期刊名称: 热带农业科学

ISSN: 1009-2196

年卷期: 2025 年 45 卷 001 期

页码: 1-6

摘要: 橡胶树云研77-2和云研77-4是世界上仅2个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三倍体品种。前期研究认为,形成这2个三倍体品种的2n配子起源于第一次减数分裂核复原途径,而近期多项研究暗示该结论可能是错误的。为明确形成橡胶树三倍体品种云研77-2和云研77-4的2n配子形成的遗传学途径,为利用橡胶树自然2n雌配子培育多倍体新品种提供参考,使用低重组频率SSR分子标记对橡胶树三倍体品种云研77-2、云研77-4及其亲本进行基因型分析,得出形成三倍体的2n配子的基因型,并采用亲本杂合性分析法进一步分析了2n配子传递亲本的杂合性。从10对低重组频率位点中筛选出8对在亲本间基因型为“ab×cd”“ab×cc”或“ab×ac”的位点,8个位点的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形成三倍体的2n配子的基因型均为纯合型“aa”或“bb”,2n配子在8个位点的亲本杂合性均为0,表明形成云研77-2和云研77-4的2n配子均来自母本GT1,且2n雌配子发生的遗传学途径为第二次减数分裂核复原(SDR),非之前认为的第一次减数分裂核复原(FDR)。

  • 相关文献

[1]橡胶树三倍体的2n配子来源及发生途径鉴定. 张源源,方家林,黄肖,李维国,安泽伟. 2018

[2]海南省部分农场2007/2008年冬橡胶树寒害情况浅析. 阚丽艳,谢贵水,崔志富,魏宏杰,左雪冬,王弟,庄建信. 2008

[3]橡胶树微割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校现周. 2000

[4]橡胶树炭疽病菌致病力减弱突变体的筛选及初步分析. 郑肖兰,刘艳,易克贤,吴伟怀,习金根,梁艳琼,郑金龙,郑服丛,贺春萍. 2014

[5]橡胶速生高产新型种植材料的培育与试种. 陈雄庭. 2006

[6]橡胶树死皮病与细胞程序性死亡——世纪难题的新视点. 刘志昕. 2000

[7]中国橡胶树主栽区割胶技术体系改进及应用. (Missing).

[8]中国橡胶树主栽区割胶技术体系改进及应用. (Missing). 2006

[9]橡胶树微型芽条离体快繁及其在籽苗芽接中的应用. 陈雄庭,彭明,张秀娟,王颖,吴坤鑫. 2008

[10]不同频率和时间超声波处理对橡胶产量及产排胶生理的影响. Duan Cuifang,段翠芳,Li Yu,黎瑜,Nie Zhiyi,聂智毅,Zeng Rizhong. 2014

[11]论橡胶树气刺微割技术发展策略. 校现周,魏小弟,罗世巧. 2006

[12]橡胶树茉莉酸生物合成关键酶AOS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段翠芳,曾日中,黎瑜,魏小弟. 2006

[13]橡胶树褐皮病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推广. 罗大全,陈慕容,叶莎冰,符瑞益. (Mis

[14]橡胶病害综合治理研究. 余卓桐,罗大全,谢艺贤,黄武仁,陈慕容,张运强,冯淑芬,王绍春,郑服丛. (Mis

[15]中国橡胶树割制改革30年. 许闻献,曾庆,黄文成. 2000

[16]海南橡胶树氮素营养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 吴小平,王文斌,罗雪华. 2004

[17]分子标记在橡胶树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安泽伟,黄华孙. (Mis

[18]橡胶树新种质主要性状鉴定评价研究报告--1994年定植大田新种质鉴定评价. 胡彦师,曾霞,黄华孙,方家林,安泽伟. (Mis

[19]5龄热试99橡胶树乳管特征及其与生长和产量的关系. 曾霞,李维国,胡彦师,黄华孙,张伟算. 2007

[20]橡胶树叶片氮素光谱模型的研究. 陈贻钊,林清火,罗微,林钊沐.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