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抗虫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植株体内农杆菌残存与逃逸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敏生 1 ; 米丹 2 ; D.Ewald 2 ; 王颖 2 ; 梁海永 2 ; 甄志先 2 ;

作者机构: 1.河北农业大学

2.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Institute for Forest Genetics and Forest Tree Breeding BFH,Germany,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保定071000,保定071000,海口571101,保定071000,保定071000

关键词: 双抗虫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残存农杆菌;根际土壤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06 年 26 卷 11 期

页码: 3555-35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部分改造的BtCry1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A)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三倍体毛白杨进行了转化,对转化后植株体内残存农杆菌在继代培养和移栽过程中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对转化再生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42个株系中,33个株系为阳性,阳性率达到80%;用Bt毒蛋白抗血清进行ELSA检测结果表明,7个转基因株系都有Bt杀虫蛋白表达;基因转化后,可采用附加50 mg/L卡那霉素,300 mg/L羧青霉素的筛选培养基消除细菌并进行抗性芽筛选。对28个转基因株系叶片、茎段和根段在含有卡那霉素50 mg/L YEB培养基上进行细菌培养,通过在T-DNA区、质粒Vir区和农杆菌基因组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证明有3个株系(333、7、5号)检测到残存工程农杆菌,并在组培瓶中存活24个月。将带菌的3个株系组培苗移栽到花盆中,室内培养1个月后,在33号株系根际土壤中检测到了目的农杆菌。

  • 相关文献

[1]双抗虫基因对三倍体毛白杨的转化和抗虫性表达. 杨敏生,李志兰,王颖,王进茂,梁海永. 2006

[2]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对香蕉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赵志强,侯宪文,李勤奋,邓晓,李光义. 2009

[3]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对香蕉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赵志强,侯宪文,李勤奋,邓晓,李光义,陈秋波. 2010

[4]橡胶树红根病患病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涂敏,蔡海滨,彭延麟,官鑫,伏雪,曾霞,胡彦师. 2021

[5]间作五指毛桃土壤和根主要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性. 李娟,周立军. 2020

[6]香蕉枯萎病不同感病级别植株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邓晓,李勤奋,侯宪文,武春媛,李光义. 2012

[7]海南青枯病抗、感桑品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涂娜娜,武华周,娄德钊,卢芙萍,耿涛,王树昌. 2021

[8]云南蒙自枇杷根腐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杨若鹏,郑肖兰,田学军,李建平,鲁海菊. 2012

[9]香蕉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解磷能力. 柯春亮,陈宇丰,周登博,黄绵佳,张锡炎,高祝芬. 2015

[10]蓖麻根际土壤解钾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张妙宜,陈宇丰,周登博,起登凤,高祝芬,张锡炎. 2016

[11]木薯/花生间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徐海强,黄洁,刘子凡,魏云霞,苏必孟,李天. 2016

[12]蕉园土壤因子与香蕉枯萎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邓晓,李勤奋,侯宪文,武春媛,李光义,洪葵. 2012

[13]甘蔗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陈炫,林希昊. 2017

[14]不同间作年限的五指毛桃根际土壤及其根中、微量元素变化规律研究. 李娟,周立军. 2019

[15]刚果12号桉树根及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的成分分析. 陈秋波,彭黎旭,贺利民,谢德芳,冯信平,王真辉. 2002

[16]不同水溶肥配方对苦瓜生长、产量、 品质和根际土壤的影响. 牛玉,杜公福,戚志强,刘子记,杨衍. 2019

[17]香蕉枯萎病患病与健康蕉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邓晓,李勤奋,侯宪文,武春媛,李光义. 2013

[18]不同种植地胆木根际的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陈燕艳,徐诗涛,王德立,王军,周元元,侯祥文. 2022

[19]抗枯萎病香蕉品种宿根连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变化分析. 赵明,苏祖祥,龙芳,邹瑜,莫天利,黄相,李凯,陈宇丰,盛静文,武鹏. 2024

[20]盐胁迫对不同品种水稻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结构的影响. 周玉杰,贺治洲,胡伟,林秋云,林越辉,龙开意,谢振宇.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