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岑薇 1 ; 张燕 2 ; 辛思洁 2 ; 陈锦辉 2 ; 杨庆 2 ; 王义祥 3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农林大学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农林大学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农林大学;
关键词: 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山地茶园;土壤TN含量;土壤TP含量;土壤N∶P;福建
期刊名称: 中国水土保持
ISSN: 1000-0941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55-58+69
摘要: 为布设更加适应茶园开发的水土保持措施,以福建省安溪县采取了良好水土保持措施的山地茶园(已治理茶园)与未采取良好水土保持措施的山地茶园(未治理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了不同水平位置和高程下已治理茶园和未治理茶园土壤的N、P含量,以及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已治理茶园土壤中TP平均含量为0.63 g/kg,比未治理茶园土壤中的TP平均含量(0.44 g/kg)高43.2%;未治理茶园与已治理茶园土壤的TN含量均随高程降低呈减少的趋势,已治理茶园土壤TN含量在最大高程(600 m)处出现最大值,显著高于低高程区域;未治理茶园土壤TP含量随高程降低呈减少趋势,而已治理茶园TP含量变化趋势则相反,在最低高程(300m)处出现最大值;在水平位置上,已治理茶园土壤的N∶P值从支毛沟的上游到下游呈显著减少趋势,而未治理茶园土壤的N∶P值则相反,呈显著增加趋势。
- 相关文献
[1]安溪县茶园小流域泥沙来源分析——以双岐溪为例. 刘岑薇,张燕,杨庆,王义祥. 2018
[2]南方山地茶园小流域径流演变规律. 刘岑薇,张燕,陈锦辉,杨冬雪,王义祥. 2018
[3]福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对策. ^A丁中文^B1%^A陈奇榕^B2%^A黄华弟^B3%^A林梅^B4. 2004
[4]福建省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韦晓霞,胡菡青,吴如健,钟秋珍,吴少华,郑少泉. 2006
[5]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成效分析与发展对策思考. 王义祥,翁伯琦. 2005
[6]福建农业科技发展历程、主要成效与若干对策. 翁伯奇,陈奇榕. 2004
[7]福建省杂交水稻选育研究现状与展望. 黄庭旭,郑家团,游晴如,杨东,张水金,董瑞霞,涂诗航,周鹏. 2012
[8]闽台科技交流合作研究. 关文瑜,杨军,曾玉荣. 2005
[9]福建农业结构对闽台土地合作利用的影响. 周江梅,林卿. 2002
[10]浅述福建茶业产业化建设. 林铭琳,杨如兴. 2000
[11]区域经济整合与台湾海峡经济区构建. 刘克辉. 2005
[12]对福建发展低碳农业的思考. 林梅,张伟利,刘碧云,蔡素星. 2011
[13]浅谈新形势下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策略. 杨军. 2005
[14]台湾农业高科技发展与闽台合作策略. 冯玉兰. 2002
[15]福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杨军. 2002
[16]闽台农村转型的若干成因比较. 丁中文,刘用场. 2010
[17]福建省有机肥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范超,伍云卿. 2009
[18]影响福建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气象因素分析. 张翊,张水金,夏淑英,杨东,游晴如,涂诗航,郑家团,黄庭旭. 2010
[19]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战略思考. 杨勋华,曾玉荣,周琼. 2009
[20]依靠自主创新加快福建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张海峰.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施用炭基有机肥对土壤铜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李艳春;叶菁;刘岑薇;林怡;王义祥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炭基有机肥;磷脂脂肪酸;土壤呼吸
-
牧草的重金属胁迫效应及修复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吴雅芬;周柳婷;王义祥;罗涛;黄小云;黄秀声
关键词:牧草;重金属污染;修复机制;影响因素;强化措施
-
提升南方沿海四省(区)粮食产能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王义祥;王小龙;林怡;刘岑薇;叶菁;翁伯琦
关键词:粮食安全;产能提升;战略对策;南方
-
杏鲍菇菌渣代料栽培对姬松茸不同潮次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华;林怡;叶菁;刘朋虎;翁伯琦;王义祥
关键词:杏鲍菇菌渣;姬松茸;产量;品质
-
不同热解温度下番茄藤蔓生物炭的理化特性分析
作者:任丽花;邹秀凤;黄家庆;叶菁;王义祥
关键词:生物炭;番茄藤蔓;热解温度;表面结构
-
福建省"农-牧-菌"循环农业体系构建与技术实践
作者:陈华;叶菁;刘朋虎;王义祥;翁伯琦
关键词:福建省;农-牧-菌;循环农业;体系构建;主要技术
-
南方丘陵区施肥量与2种决明生长性能关系分析
作者:钟珍梅;杨庆;翁伯琦;李春燕
关键词:施肥量;豆科绿肥;生长性能;回归方程;通径分析;决策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