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橡胶人工林养分循环通量及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春梅 1 ; 蒋菊生 2 ; 曹建华 1 ; 熊代群 2 ; 谢贵水 1 ; 李晓波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2.海南农垦科技创新中心

关键词: 橡胶人工林;养分循环;通量;特征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09 年 29 卷 07 期

页码: 3782-37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不同树龄的PR107无性系橡胶人工林N、P、K3种元素的养分循环通量及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橡胶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通量中养分总吸收量为315.28~949.13kg/hm2,总存留量为282.78~714.51kg/hm2,总归还量为32.50~205.74kg/hm2,胶乳总损失量为10.18~37.73kg/hm2,土壤中养分总输入量为111.73~652.79kg/hm2,总输出量为315.28~949.13kg/hm2,平均亏损量为-249.94kg/hm2,各循环通量都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大,其中3种养分元素的大小顺序均为N>K>P;(2)胶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特征参数中吸收系数随林分生长呈凸抛物线变化(先增大后减小),归还系数逐渐上升,存留系数不断下降,周转时间加快,而6a后,胶林的枯落物养分平衡指数与土壤养分平衡指数开始下降,胶园土壤养分收支失衡,另外,产胶对养分的利用效率在14a前后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3)不同元素循环特征参数有差异。吸收系数、归还系数中的大小顺序为N>P>K,存留系数为K>P>N,枯落物养分平衡指数为K>N>P,土壤养分平衡指数为P>N>K,养分利用率为P>K>N,表明N的流动性大,故循环速率最快,循环水平最高,其次是K,而P的循环速率最慢,水平最低。

  • 相关文献

[1]不同品系橡胶人工林养分循环比较研究. 赵春梅,曹建华,李晓波,彭宗波,曹启民. 2014

[2]海南西部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管利民,吴志祥,周兆德,谢贵水,杨川. 2012

[3]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氮素循环模型. 赵春梅,蒋菊生,曹建华. 2009

[4]海南不同母质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 赵春梅,张永发,罗雪华,薛欣欣,王文斌,吴小平,罗梁元,Didier Lesueur. 2021

[5]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积累、分配与生物循环. 赵春梅,曹建华,蒋菊生,李晓波,谢贵水. 2008

[6]国家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橡胶林可持续分类经营模式的思考. 安锋,刘锐金,王纪坤,谢贵水. 2018

[7]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退营性橡胶林林下自然恢复植被的群落特征变化. 杜春雁,李东海,祁栋灵,杨小波,王伟锋,和绍翠,刘人通,商乃演. 2025

[8]2010–2018年海南儋州橡胶林碳水通量和微气象要素数据集. 杨思琪,刘俊屹,杨川,兰国玉,宋波,吴志祥. 2022

[9]橡胶林生态系统干季微气候特征和通量的初步观测. 吴志祥,谢贵水,杨川,陶忠良,周兆德. 2010

[10]橡胶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 安锋,陈秋波,谢贵水,曹建华,吴志祥. 2008

[11]海南岛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吴志祥,陈帮乾,杨川,谢贵水. 2011

[12]橡胶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进展. 曹建华,蒋菊生,赵春梅,陈俊明. 2007

[13]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进展. 曹建华,李小波,赵春梅,蒋菊生,谢贵水. 2007

[14]橡胶林养分循环数学模拟模型的构建. 袁晓军,曹建华,陈俊明. 2017

[15]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动态模拟研究进展. 赵春梅,李晓波,曹建华,蒋菊生. 2012

[16]海南雅星林场芒果园间作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初报. 易小平,余雪标,唐树梅. 2003

[17]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的养分循环. 余雪标,白先权,徐大平,蔡景光. 1999

[18]基于橡胶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指导施肥的效益分析. 张以山,袁晓军,曹建华. 2017

[19]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无性系PR107氮素体循环. 曹建华,蒋菊生,谢贵水,陶忠良,林位夫,陈俊明. 2009

[20]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其动态模拟研究. 陈永娴,曹建华,陈俊明,谢贵水.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