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谷子种业:发展历程、融合模式与路径选择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顺国 1 ; 刘斐 2 ; 赵文庆 3 ; 刘猛 3 ; 夏恩君 1 ; 刁现民 4 ;

作者机构: 1.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2.河北地质大学经济学院

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省杂粮研究实验室

4.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谷子种业;种业融合;转化模式;融合模式;路径选择

期刊名称: 农业现代化研究

ISSN: 1000-0275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32-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中国谷子遗传改良的重大突破,谷子种业呈快速发展态势,种业融合是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中国谷子种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谷子品种转化模式,提炼谷子种业融合模式,探析其融合动因与障碍因子,探讨谷子种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表明,中国谷子种业历经孕育期(高产育种)、萌芽期(高产多抗兼顾优质育种)、起步期(抗除草剂育种)和成长期(优质中矮秆抗除草剂育种)四个阶段,优质、抗除草剂、中矮秆宜机收突破性品种的育成是谷子种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谷子品种登记、植物新品种授权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企业登记谷子品种数量超过科研单位,品种适应性进一步扩大,种企分布与谷子产区分布基本吻合;但种企创新能力较低、人才缺乏、育种资源不足的现状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谷子品种转化模式主要有招标式、定制式、一体化式和自主转化四种模式,主推品种依然是以转化科研单位育成品种为主。在谷子种业起步期种业主要与种植业融合,在种业成长期和快速发展期谷子种业与种植业、加工业和服务业均有不同程度的融合,形成了纵向延伸、横向交叉、高新技术渗透等融合模式,但谷子种业融合仍存在融合度低、功能拓展不足、高新技术渗透融合力弱等问题。为此,谷子种业深度融合需要从延伸谷子种业链条、深挖谷子多功能属性、强化高新技术渗透融合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等四个方面同步推进。

  • 相关文献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田玉,马铭泽,高慧敏,徐万强.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