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除草剂安全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贵启 1 ; 张宏军 1 ; 王秀 1 ; 崔海兰 1 ; 梁双波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两熟农田;除草剂;混配;抗药性;生态控草;"探测式"喷雾器;早期诊断

期刊名称: 农田杂草与防控

ISSN:

年卷期: 2011 年

页码: 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文是对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除草剂安全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技术总结。本成果针对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除草剂使用不合理,导致污染环境、引起药害、诱发杂草抗药性等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及环境安全的问题立题研究,以替代高风险除草剂和研制减量施药技术为切入点,通过"优选除草剂品种,优化施药条件、优配农艺措施、研制智能化施药机械和建立药效早期诊断方法"等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构建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除草剂安全高效技术体系。本成果在明确两熟农田杂草群系及优势种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甄别抗药性杂草,发现了麦田抗药性播娘蒿的基因突变位点;针对优势和抗药性杂草筛选"对靶"除草剂,优选出10个药...

  • 相关文献

[1]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除草剂安全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贵启,张宏军,王秀,崔海兰,梁双波. 2011

[2]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茎腐病主要病原菌及优势种分析. 刘树森,马红霞,郭宁,石洁,张海剑,孙华,金戈. 2019

[3]多倍体麦类作物Wx蛋白检测的SDS-PAGE方法. 王子宁,郭北海,李洪杰,张艳敏,温之雨. 2000

[4]京、津、冀、鲁、豫主要玉米优势种质组合模式及其演化趋向. 赵殿轩. 1999

[5]唐山滨海地区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张国新,王秀萍,鲁雪林,王文成. 2006

[6]关于加强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为例. 崔丽贤,刘金利,马永全,张建斌,张梅申. 2021

[7]基于流式细胞术和K-mer分析的荆芥基因组大小评估. 姜涛,刘灵娣,田伟,刘铭,温春秀. 2023

[8]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甜樱桃砧木细胞核DNA含量和染色体倍性. 吴雅琴,周锡明,陈龙,程和禾,李玉生,吴永杰,赵艳华. 2014

[9]农业科研单位仪器管理探索与实践. 陈丹,许晓梅. 2010

[10]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的实践与探析——以谷子简化栽培技术推广为例. 刘斐,孟建,夏雪岩,刘猛,赵宇,南春梅,李顺国,王慧军. 2015

[11]秋葵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及消解动态. 李红艳,钱训,陈勇达,赵旭东,李安英,郑振山. 2021

[12]中国荷斯坦牛BoLA-DRB3基因的mRNA表达研究. 王学清,李魁英,裴翠娟,张峰,吴占军,刘小虎,马书林,张新同,王昆. 2013

[13]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及多成分定量的蒲公英质量评价研究. 孟然,吴哲,冯薇,吴晨曦,王秀萍,李赵嘉. 2022

[14]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分子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 刘志勇,孙其信,李洪杰,倪中福,杨作民,唐伯让,杨爱东,贾旭. 1999

[15]谷子抗锈病反应相关MYB转录因子的鉴定与表达. 白辉,宋振君,王永芳,全建章,马继芳,刘磊,李志勇,董志平. 2019

[16]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酶基因的全基因组定位及表达模式分析. 贾慧,孟庆江,李志勇,巩校东,藏金萍,郝志敏,曹志艳,董金皋. 2015

[17]利用杀线植物资源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研究进展. 李继平,漆永红,陈书龙,吕和平,杜蕙,李敏权. 2013

[18]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钱训,郑振山,陈勇达,张少军,关军锋,范力欣,赵旭东,钱梦媛. 2019

[19]小麦细胞分裂间期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李洪杰,朱至清,杜立群,郭北海,石云素,唐顺学,李义文,贾旭. 1999

[20]谷瘟病菌无毒基因AVR1-CO39序列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任世龙,白辉,王永芳,全建章,董志平,李志勇,邢继红.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