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邹璐琳 1 ; 魏建华 2 ; 张少斌 1 ; 王宏芝 2 ;
作者机构: 1.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愈伤组织;Bhlea2基因;基因枪法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2 年 51 卷 01 期
页码: 182-184+2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构建了牛耳草(Boea hygrometrica)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基因(Bhlea2)的植物表达载体pYL1,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501的愈伤组织为受体,利用基因枪法将Bhlea2基因导入,获得51株抗性植株,经PCR检测有10株阳性植株,阳性率为19.6%,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
- 相关文献
[1]基因枪转化法对抗旱基因导入玉米的研究. 李志亮,吴忠义,杨清,张希太,叶嘉,邢浩春,陈建中,黄丛林. 2016
[2]基因枪法介导的辣椒花药遗传转化技术研究. 张晓芬,王国云,杜和山,陈斌,温长龙,耿三省. 2018
[3]利用基因枪法将玉米矮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玉米优良自交系. 刘小红,张红伟,谭振波,荣廷昭,李晚忱. 2003
[4]Cry1Ab/1Ac基因在转基因玉米中的表达研究. 王艳辉,陈旭清,薛静,张立全,杨凤萍. 2010
[5]Bt转基因玉米的获得及其对玉米螟的抗性分析. 张红伟,张红梅,郑祖平,陈刚,王国英,谭振波. 2003
[6]MDMV CP基因的克隆及其转基因玉米的研究. 刘小红,张红伟,刘昕,刘欣洁,谭振波,荣廷昭. 2004
[7]影响水稻愈伤组织植株再生频率因素的研究. 李克斌,尹姣,曹雅忠,吴忠义,杨德光,刘学堂,付建业. 2007
[8]基因型和脱落酸对冰草成熟胚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影响. 徐春波,米福贵. 2004
[9]菘蓝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志亮,叶嘉,邢浩春,王玉文,焦云红,胡亚新,黄丛林. 2016
[10]蒙农杂种冰草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张辉,魏建华,霍秀文,徐春波,米福贵,云锦凤. 2005
[11]结缕草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体系的研究. 贺杰,校现周,李瑞芬. 2005
[12]软化菊苣高效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陈绪清,李宏潮,杜运鹏,张铭芳,薛静,杨凤萍,张秀海. 2017
[13]适用于农杆菌侵染的玉米受体材料筛选. 蒋惠泉,任雯,徐游,张志方,陈浩,贺浩华,赵久然,刘亚. 2012
[14]蔗糖转运蛋白基因VvSUC12和VvSUC27在葡萄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陈思,曾磊,陈尚武,孙杨吾,张文,徐海英,马会勤. 2010
[15]多枝赖草、高羊茅的组织培养和愈伤组织诱变. 葛荣朝,赵宝存,秘彩莉,郭光艳,赵茂林. 2007
[16]大白菜LBD基因参与愈伤组织发生及植株再生初探. 李强,苏同兵,于拴仓,张凤兰,余阳俊,张德双,赵岫云,汪维红,卢桂香,朱月林. 2015
[17]洋葱胚芽再生体系的研究. 谭武平,梁毅,张洪伟,汪李平,张晓东. 2014
[18]植物花药培养预处理及其生理生化变化规律. 滕海涛,鲁守平,赵邦青,孔少华,李勇. 2008
[19]3个香型矮牵牛品种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 张颖,罗凤霞,曾会明,李智辉,张丽. 2005
[20]野牛草幼穗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李瑞芬,孙振元,魏建华,王宏芝.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木质素生物合成翻译后修饰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张昊;陈亚娟;姜廷波;周博如;王宏芝
关键词:木质素;翻译后修饰;磷酸化;泛素化
-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思考-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作者:陈振华;杨国航;史振鹏;吴洁;吴琼;左进华;魏建华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享利用
-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水平提升对策研究-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作者:石琨;杨国航;蒋韬;魏建华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际化人才
-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培育与全链条管理服务实践
作者:吴琼;魏建华;耿东梅;杨国航
关键词:科技成果;培育;管理服务;科研院所
-
环境因子调控气孔发育的分子机制
作者:薛姗姗;郑林;李璧滢;高宏波;刘小敏;王宏芝
关键词:气孔;气孔发育;环境因子;气孔谱系
-
植物超分子纤维素合酶复合体的结构与组装研究进展
作者:任世坦;郑林;姜廷波;周博如;王宏芝
关键词:纤维素合酶(CesA);纤维素合酶复合体(CSC);CSC结构;CSC组装;纤维素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自主创新工程管理实践
作者:吴洁;魏建华;左进华;吴琼;马明远;陈振华;杨国航
关键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自主创新工程;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