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肃小麦品质的区域间差异和利用潜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礼军 1 ; 鲁清林 1 ; 白玉龙 1 ; 张文涛 1 ; 汪恒兴 1 ; 周刚 1 ; 白斌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品质;甘肃;区域;调查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9 年 009 期

页码: 1038-10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甘肃大田小麦品质的区域间差异和利用潜力,以甘肃省9个市州的316份样品为试验材料,参照国家标准,全面分析了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结果表明,甘肃大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值13.60%,湿面筋含量32.86%,面团稳定时间3.1 min,拉伸阻力132 BU,延伸度166 mm,主要满足面条、馒头、饺子等传统主食和饼干制作要求,而对面包和糕点等食品加工的达标率较低,提高面团稳定时间是实现甘肃小麦优质强筋生产的关键.甘肃小麦被测蛋白质、粉质、拉伸等品质参数在区域间差异极显著(P<0.001).西峰、平凉、白银、武威、张掖5市小麦蛋白质含量14%左右,湿面筋含量高于30%,稳定时间大于3 min,品质改良应注重稳定时间的提高,可作为甘肃省中强筋面粉生产基地;定西市和天水市小麦湿面筋含量较高,但稳定时间低于2.5 min,应强调面团筋力的改善;陇南市小麦蛋白质含量12.48%,湿面筋含量29.52%,稳定时间3.0 min,除满足传统食品外,在弱筋食品的加工方面有一定潜力,应侧重中弱筋面粉的生产;临夏州小麦蛋白质含量11.33%,湿面筋含量26.28%,稳定时间1.8 min,主要以满足饼干、蛋糕和糕点等食品为主,可作为弱筋面粉生产基地.

  • 相关文献

[1]甘肃省梨树主要病虫害调查初报. 李红旭,曹素芳,赵明新,王玮,曹刚. 2018

[2]2015年甘肃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报告. 郭成,徐生军,金社林. 2016

[3]2017年甘肃9市(州)玉米主要病虫害调查. 郭成,周天旺,王春明. 2018

[4]甘肃南部小麦条锈病越夏考察. 商鸿生,蒲崇建,陆和平,金社林,万安民,谢鹏云,刘万才,祝延海. 1993

[5]甘肃冬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周刚,张文涛,鲁清林,白玉龙,汪恒兴,张耀辉,张礼军. 2019

[6]甘肃黄土旱塬区冬小麦地膜栽培不同密度对其品质的影响. 王立明. 2003

[7]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冷凉区青稞新品种引种研究. 杨万年,包奇军,赵锋,柳小宁,张华瑜,王正凤,牛小霞,潘永东. 2023

[8]甘肃陇东富士苹果枝量、枝类比与品质产量关系的研究. 牛军强,马明,尹晓宁,董铁,刘兴禄. 2011

[9]高粱DNA导入小麦后代的和面仪曲线变化. 王晓娟,李兴林,倪建福,王亚馥. 2000

[10]不同润麦时间对小麦面粉SRC的影响. 陈倩,颉晖晖,王兴昊,曹子鑫,马小乐,王兴荣. 2020

[11]论甘肃省河西地区啤酒大麦产业化前景. 王效宗. 2003

[12]甘肃省果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案. 张永茂. 1999

[13]甘肃高寒阴湿区农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产业发展重点. 陆立银,彭忠,袁俊秀. 2003

[14]甘肃丝葚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何苏琴,李玉奇,文朝慧,孙颉. 1998

[15]甘肃中部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目标. 刘学录,张仁陟,黄高宝,柴强,杭及钦,杨封科. 2002

[16]甘肃省小麦白粉菌生理专化研究. 李继平,金社林,陈怡蓉,曹世勤,郭致杰. 2001

[17]甘肃省几种主要土壤养分状况的系统研究. 郭天文,赵良菊,李娟. 2002

[18]甘肃省粮食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张开乾. 2006

[19]关于构建甘肃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陈炳东,樊廷录. 2006

[20]2001~2010年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 朱昭萍,王生林,董博.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