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双孢蘑菇培养料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生产应用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耿新军 1 ; 任爱民 1 ; 张桂香 1 ; 王晓巍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栽培模式;打包料;产量;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林业科技通讯

ISSN: 1671-4938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77-79

摘要: 通过对生产好的优质隧道二次发酵料进行打包处理培养,与传统发酵料直接上架培养2种栽培模式进行对比,在相同的生产栽培管理条件下,观察分析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菌丝长势、出菇期、产量和效益的影响~([2-4])。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的发酵料直接上架的栽培模式,菌种前期发菌速度和长势均比打包料栽培模式的强,出菇期提前4 d;从后期产量和效益上看,表现也优于打包料的栽培模式。但是打包料具有省工、抗污染、便于长距离运输等优点,适合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对下一步优质、高效的双孢蘑菇打包料的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不同覆土材料对双孢蘑菇打包料出菇的影响研究. 任爱民,张桂香,耿新军,王晓巍. 2019

[2]冷凉灌区双孢蘑菇覆土改良技术研究. 耿新军,张桂香,王晓巍,杨琴,任爱民. 2018

[3]双孢蘑菇隧道发酵培养料应用效果及铺料厚度研究. 耿新军,王晓巍,张桂香,任爱民,杨琴. 2017

[4]双孢蘑菇隧道发酵料在农法栽培中的菌包投料量对比试验. 耿新军,任爱民,张桂香. 2020

[5]聚丙烯酸钠类保水剂在双孢蘑菇栽培中的应用. 任爱民,张桂香,耿新军,王晓巍. 2019

[6]双孢蘑菇不同培养料配方的发酵特点及栽培效果. 任爱民. 2005

[7]野生双孢蘑菇菌株的ITS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明军,杨琴,张桂香,杨建杰. 2018

[8]外源硒添加对双孢蘑菇产量和营养品质及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郭斌,胡梅,张爱琴,王青,张珪. 2024

[9]双孢蘑菇菌渣在高海拔冷凉区蔬菜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蒯佳琳,王晓巍,张玉鑫,张桂香,张俊峰. 2015

[10]不同栽培模式下制种玉米的产量及水分生产效应. 张立勤,马忠明,王智琦,连彩云. 2012

[11]优化施肥和栽培模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及N素利用的影响. 刘晋宏,孙建好,陈英,张绪成,刘晓伟,王朝辉. 2015

[12]栽培模式对甘肃旱区胡麻地土壤酶活性及胡麻产量的影响. 陈军,王立光,叶春雷,李进京,欧巧明,罗俊杰. 2018

[13]不同栽培调控措施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张文伟,耿智广,黄浩钰,付金元,陆立银,李峰. 2017

[14]密度和施肥对旱地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水肥利用的影响. 柳燕兰,郭贤仕,张绪成,马明生,王宏康. 2021

[15]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李尚中,樊廷录,赵晖,李城德,赵贵宾,赵刚,党翼,王磊,张建军,唐小明,王淑英,程万莉. 2020

[16]栽培模式对旱地嫁接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白玉龙,马忠明,薛亮. 2013

[17]陇东旱塬区复种马铃薯栽培模式筛选. 王芳芳,吕和平,高彦萍,梁宏杰,吴雁斌,杨昕宇,李鹏,张武. 2024

[18]沿黄灌区玉米套种针叶豌豆栽培模式研究. 唐文雪,杨思存,马忠明. 2009

[19]轮耕条件下土壤改良及春玉米增产增收效果研究. 王平,陈娟,谢成俊,王国宇,温健,张丽娟. 2018

[20]蔬菜专用肥在娃娃菜上的应用试验初报. 杨君林,汤莹,冯守疆,赵欣楠,张旭临.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