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建伟 1 ; 刘玉学 2 ; 吴超凡 1 ; 靳佳 1 ; 吕豪豪 2 ; 杨生茂 2 ;
作者机构: 1.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炭;土壤有机碳;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样本选择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20 年 40 卷 020 期
页码: 7430-74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土壤有机碳是影响土壤肥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生物炭由于具有高度芳香化碳结构和发达孔隙结构等特性,可以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改善土壤物理结构,近些年成为农业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可见光近红外光谱(VIS-NIRS,400—2500 nm)技术对施加不同用量生物炭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以期为含生物炭土壤的有机碳分析建立有效预测模型.通过比较不同样本选择方法(Kennard-Stone (KS),Random selection (RS)和Sample setpartitioning based on joint x-y distances(SPXY))和光谱预处理方法(Savitzky-Golay平滑(SG)、倒数的对数log(1/R)、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一阶导数(Der1)、二阶导数(Der2)和多元散射校正(MSC)),以3种模型(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模型(Synergy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siPLS),遗传算法-支持向量机模型(Genetic Algorithm-Support vector machine,GA-SVM)和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RF))来建立生物炭土壤有机碳预测模型.结果 表明:(1)施加生物炭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幅度随生物炭添加量的提高呈增加趋势;(2)土壤反射率随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1410、1920和2200 nm光谱附近存在明显的吸收谷;(3)对比3种样本选择方法,KS方法所划分的样本集相对于RS方法和SPXY方法更适用于生物炭土壤有机碳模型的建立;(4)以SG+MSC预处理结合GA-SVM方法建立的模型精度最高,校正集的R2cal和RMSECV值分别为0.9526和0.4839,验证集的Rv2a1和RMSEP值分别为0.8598和0.9987,RPD值为2.6017.该模型因具有精度高且模拟效果较好等优点,可用于含生物炭土壤的有机碳含量的科学预测.
- 相关文献
[1]基于机器学习的生物炭吸附重金属建模研究进展. 冯丁,刘晶静,马文丹,刘玉学,杨尘,张萌萌. 2024
[2]生物炭的稳定性及其对矿物改性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高诚祥,刘玉学,汪玉瑛,吕豪豪,何莉莉,杨学云,杨生茂. 2019
[3]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陈颖,刘玉学,陈重军,吕豪豪,汪玉瑛,何莉莉,杨生茂. 2018
[4]建瓯市高低海拔毛竹林碳储量及土壤有机碳组成研究. JI Hai-bao,季海宝,ZHUANG Shun-yao,庄舜尧,WANG Yue-ying,王月英. 2016
[5]生物炭—铁锰尖晶石复合材料对锑镉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 汪玉瑛,计海洋,吕豪豪,刘玉学,何莉莉. 2018
[6]杨梅采后贮藏温度和包装方式对表面沙门氏菌的影响及预测模型构建. 汪雯,肖兴宁,董庆利,肖英平,杨桂玲. 2018
[7]人工神经网络在鸡胸肉预冷清洗环节中沙门氏菌污染率的预测. 肖兴宁,杨力,张建民,廖明,李延斌,肖英平,杨华,汪雯. 2020
[8]巴氏杀菌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预测模型构建. 孟司奇,丁高蓝,肖兴宁,肖英平,杨华,汪雯. 2020
[9]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家蚕杂交一代经济性状预测模型. 陈诗,曾光远,祝新荣,孟智启,何克荣. 2015
[10]贮藏环境对鸡蛋新鲜度的影响及鲜鸡蛋货架期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吉小凤,杨华,汪建妹,肖英平,杨桂玲,王伟,李锐,钱鸣蓉. 2018
[11]富春江典型农业小流域土壤Cd的光谱特征分类及含量估算. 孙显根,麻万诸,林阳春,朱康莹,卓志清,施加春,陈千千. 2022
[12]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融合的红茶萎凋含水率检测方法. 沈跃铖,阮贤萍,郎春晓,冯科达,沈帅,郑航,张诚荣,蒋建东,俞国红. 2024
[13]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农业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 虞舟鲁,邱乐丰,林霖. 2017
[14]杭州湾南岸滨海围垦区耕层土壤有机碳的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邓勋飞,陈晓佳,麻万诸,王飞,任周桥,秦方锦,吕晓男. 2015
[15]蒙脱石、高岭石与玄武岩对土壤碳固存的影响. 徐君言,裘高扬,刘俊丽,郭彬,李华,陈晓冬,王鸢,傅庆林. 2024
[16]稻田土壤有机碳平衡及其数学模拟研究. 陈义,王胜佳,吴春艳,王钟祥,张连佳,张琳玲,赵秉强,张夫道. 2004
[17]还田秸秆碳在土壤中的转化分配及对土壤有机碳库影响的研究进展. 杨艳华,苏瑶,何振超,喻曼,陈喜靖,沈阿林. 2019
[18]不同种植年限茭白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与结构特征. 艾然,何杰,林海忠,翁丽青,陈照明,马军伟,王强. 2024
[19]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山茶籽油理化指标快速检测. 蒋琦,张玉,杨华,王强,王君虹,李雪,朱作艺,王伟,张存莉. 2017
[20]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橄榄油理化指标快速检测模型研究. 万毅,张玉,杨华,王强,王君虹,李雪,朱作艺,王伟,张存莉.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木醋液改良盐碱土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贝贝;何莉莉;杨生茂;刘淑英
关键词:木醋液;盐碱土;理化性质;养分;微生物
-
长期生物炭添加对稻田土壤细菌和真菌反硝化N2O排放的影响
作者:王梦洁;蒋文婷;徐有祥;刘玉学;吕豪豪;汪玉瑛;杨生茂;何莉莉;蔡延江
关键词:生物炭;水稻土;氧化亚氮(N2O);真菌反硝化;反硝化
-
不同来源生物炭与化肥减量配施对土壤养分、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胡宇迪;汪玉瑛;刘玉学;吕豪豪;何莉莉;秦晶晶;陈军豪;甘毅;杨生茂
关键词:生物炭;花生;土壤养分;油脂;生物量
-
盐胁迫下生物炭添加对紫苏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陈军豪;杨生茂;汪玉瑛;何莉莉;刘玉学;甘毅;吕豪豪
关键词:生物炭;紫苏;盐土;理化性质;微生物
-
基于机器学习的生物炭吸附重金属建模研究进展
作者:冯丁;刘晶静;马文丹;刘玉学;杨尘;张萌萌
关键词:生物炭;机器学习;重金属;预测模型;环境修复
-
生物炭与木醋液对中度盐土N2O和NH3排放的影响
作者:于贝贝;何莉莉;刘玉学;秦晶晶;王坤;于丹丹;刘淑英;杨生茂
关键词:生物炭;木醋液;中度盐土;气态氮损失;温室效应潜能
-
炭基有机肥对设施番茄生长及其土壤性质的影响
作者:李夏;汪玉瑛;吕豪豪;何莉莉;刘玉学;王圣森;杨生茂
关键词:炭基有机肥;土壤;番茄;产量;养分吸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