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突变品种原丰早抽穗期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漱芗 1 ; 金卫 1 ; 骆倩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品种;原丰早;抽穗期;遗传模型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1990 年 03 期

页码: 97-101

摘要: 利用 P_1、P_2、F_1、F_2、B_1和 B_2 6个世代抽穗期的平均数及其方差估计水稻突变品种原丰早抽穗期提早性状的基因效应及其遗传动态。结果表明:早熟基因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约有2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其抽穗期提早。该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正反交结果表明,细胞质基因对早熟性没有明显影响。

  • 相关文献

[1]双列杂交F_1代加倍单倍体的遗传模型. 张全德,陈世明. 1995

[2]我国部分早籼品种及杂交早籼骨干亲本抽穗期遗传分析. 徐俊锋,魏祥进,江玲,陆广文,王洪俊,周振玲,万建民. 2010

[3]光周期影响水稻抽穗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徐晓征,王建军. 2025

[4]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耐虫性反应及稻株营养成分的变化. 陈建明,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徐红星,程家安,刘光杰. 2002

[5]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 黄次伟,冯炳灿,陈建明. 1994

[6]水稻品种对褐飞虱持续抗性的筛选技术. 陶林勇. 1995

[7]不同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产卵的影响. 俞晓平,巫国瑞,胡萃. 1990

[8]褐飞虱胁迫对不同抗性水稻品种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苏婷,徐红星,韩海亮,杨亚军,王桂跃,郑许松,吕仲贤. 2014

[9]不同抗性品种与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关系. 高东明,秦文胜,李爱民,陈红方. 1993

[10]水稻品种(组合)对褐飞虱抗性的田间表现. 盛仙俏,张发成,徐红星,郑许松,陈桂华,吕仲贤. 2010

[11]不同品种水稻对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和产卵量的影响. 王亭,徐红星,杨亚军,郑许松,吕仲贤. 2018

[12]若干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监测. 陶林勇,巫国瑞,俞晓平. 1992

[13]常规粳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张锐剑,常志远,叶胜海,叶靖,翟荣荣,张小明. 2020

[14]水稻应用赤霉素的试验研究 Ⅰ.水稻生殖生长期应用赤霉素的效果. 王熹,施一平,孙仁清,金子渔. 1974

[15]水稻与褐飞虱互作过程中虫体内类酵母共生菌的个体大小及数量变化. 陈法军,张珏锋,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俞晓平. 2006

[16]施氮对白背飞虱在水稻上适应性的影响. 徐红星,张珏锋,郑许松,俞晓平,吕仲贤. 2009

[17]温度对水稻抗褐飞虱特性的影响. 王保菊,徐红星,郑许松,傅强,吕仲贤. 2010

[18]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田间抗性及其生态学机制. 陈桂华,张发成,盛仙俏,郑许松,徐红星,吕仲贤. 2011

[19]水稻植株光合作用能力的变化与其抗白背飞虱的关系. 陈建明 ,俞晓平,陈俊伟,吕仲贤,程家安,陶林勇,郑许松,徐红星. 2003

[20]水稻新品种(系)对褐飞虱抗性的筛选及评价. 陈建明,俞晓平,程家安,吕仲贤,郑许松,徐红星.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