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K(Ⅰ)离子印迹双极膜的制备及对海水中钾的富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肖艳春 1 ; 黄婧 2 ; 陈彪 2 ; 陈震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关键词: 18-C-6;钾离子印迹双极膜;海水;钾的富集

期刊名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5277

年卷期: 2015 年 05 期

页码: 56-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功能单体,KNO3为模板分子,18-冠醚-6(18-C-6)为致孔剂,去除模板离子(K(Ⅰ))后制备了钾离子印迹膜层(K-IIM).以戊二醛(GA)改性壳聚糖(CS)得到阴膜液,将阴膜液流延于上述K-IIM上形成了K(Ⅰ)离子印迹双极膜(K-IIBPM).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K-IIBPM的形貌.K-IIM具有沟壑状的孔穴结构,孔穴半径约为0.130~0.170 nm,与K(Ⅰ)的半径(0.137~0.164 nm)和形状相匹配,且具有规则性;经戊二醛改性后的阴膜层具有不规则的粗糙纹理.采用已循环使用十次的K-IIBPM富集海水中的钾,当海水中Na∶K∶Ca∶Mg的质量浓度(g·L-1)比为10.70∶0.41∶0.42∶1.32,压力差为0.03 MPa,渗透时间为60 min时,K(Ⅰ)的透过率高达96%,其它被分离离子的截留率均在85%以上,从而实现富集海水中钾的目的.

  • 相关文献

[1]18-C-6+mSA/mCS双极膜的制备及表征. 陈萍萍,张爱香,蔡英英,林侨宏,徐君,肖艳春.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