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iaaM高衣分棉花种质IF1-1杂种优势分析及育种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存敬 1 ; 江振兴 2 ; 张建宏 1 ; 唐丽媛 1 ; 张素君 1 ; 田海燕 1 ; 李兴河 1 ; 师树新 1 ; 崔瑞敏 1 ; 张香云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2.河北行政学院

关键词: IaaM(色氨酸单加氧酶)基因;IF-1种质系;杂种优势;育种应用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16 年 20 卷 03 期

页码: 70-74

摘要: 转iaa M(色氨酸单加氧酶基因)高衣分棉花种质已经培育出来,但应用于育种研究较少。我们利用转iaa M高衣分棉花种质IF1-1做父本、16个陆地棉品种(系)做母本,分别配制杂交组合,检测了亲本及其F1和F2群体的iaa M遗传;田间调查了材料的抗病性及农艺性状,室内考查了产量构成因子,同时进行了产量统计分析;通过系统选育结合分子辅助选择对杂交后代进行定向培育,获得了新的高衣分种质,实现了该种质的育种应用。结果表明:(1)FBP7-iaa M是1对显性基因;(2)与高衣分亲本IF1-1相比,F1和F2代衣分不具备超中与超亲优势,但与16个母本品种(系)相比,却能明显提高现有品种(系)的衣分率;(3)F1代产量尤其是皮棉产量具备较明显的超亲优势,皮棉产量优势值为13.4%,这就意味着可以选择生产上产量较高的品种与IF1-1配制杂交组合,选择高优势杂交种直接利用;(4)F1和F2代抗病性明显好于IF1-1,但与母本相比较差,所以,在杂交后代的选择中应注意观察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病情况,选择抗病性好的后代;(5)子棉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铃重和单株铃数的增加来实现,皮棉产量的增加则是通过子棉产量与衣分的共同提高来完成;(6)杂交后代具备选择出高衣分新品系的潜力。本研究实现了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获得的第2代转基因棉花种质应用于棉花育种,对提升我国生物育种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 相关文献

[1]谷子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宋国亮,冯小磊,范光宇,史高雷,李双东,王峰,王晓明,赵治海. 2017

[2]张杂谷苹果酸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郭秀林,刘子会,王云,张红梅,张艳敏,李慧聪,赵治海. 2012

[3]光子棉花的产量杂种优势研究. 万艳霞,王国印,李妙,朱继杰,王士杰,赵红霞,尚振青,史立强. 2009

[4]BMR基因型高粱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 李源,游永亮,赵海明,武瑞鑫,刘贵波. 2018

[5]谷子不育系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李琳,程汝宏,王根平,董立,师志刚,张婷,赵连元,高翔. 2018

[6]河北省芝麻研究及育种设想. 李玉荣,程增书,徐桂真,王延兵. 2003

[7]陆地棉高强纤维材料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研究. 史立强,张正圣,徐显,赵俊丽,万艳霞,王校栓. 2002

[8]高产杂交棉F1与双亲的光合性能及相关基因表达比较. 唐丽媛,李兴河,王海涛,张素君,蔡肖,刘存敬,张建宏. 2022

[9]冬小麦杂种优势表现及分析. 李会敏,赵明辉,王广才,赵凤梧,刘冬成,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 2011

[10]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间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研究. 戴茂华,刘丽英,吴振良. 2013

[11]小麦杂交种衡杂102丰产性节水性鉴定及分析. 李慧敏,赵明辉,张玉兰,袁邵华,赵凤梧,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Edita Gregova. 2012

[12]转Bt基因棉杂交组合性状优势及遗传差异分析. 崔瑞敏,王兆晓,耿军义,刘存敬,刘素恩,史立强,黎鸿慧,闫芳教,张香云. 2003

[13]矮秆CHA杂种小麦优势分析. 王莉梅,陈希勇. 1996

[14]甜椒雄性不育系AB_(91)选育及研究初报. 范妍芹,郭景印. 1993

[15]衡观35广适基因对冬春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初探. 李强,李丁,乔文臣,孙书娈,孟祥海,魏建伟,赵明辉,赵凤梧,李会敏. 2017

[16]家蚕杂种优势与血液酯酶同工酶谱的分析. 蔡宏玉,张晓义,杨大宇. 2000

[17]旱稻×稗草远缘杂交研究. 赵凤梧,李慧敏,赵明,刘冬成,王志敏,赵秀琴,刘勇. 2003

[18]玉米F_0代子粒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的研究. 李海军,张丽华,陈玲,郑积德,宋炜,王宝强,张动敏,张文英. 2006

[19]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体系研究进展. 刘玉平,王江浩,赵爱菊,陈希勇,李亚军,李尔民,柳英东. 2009

[20]无短绒棉杂交组合杂种优势和综合性状表现. 万艳霞,史立强,张晓,李妙,王国印,朱继杰,赵红霞,王士杰,郑莎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