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海南龙血树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DcF3′H)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盼 1 ; 曹天骏 2 ; 戴好富 2 ; 李辉亮 2 ; 郭冬 2 ; 梅文莉 2 ; 彭世清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农学院

2.海南大学农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海南龙血树;类黄酮3′-羟化酶;表达分析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03 期

页码: 568-5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类黄酮3′-羟化酶(Flavonoid 3′-hydroxylase,F3′H)是植物黄酮类化合物骨架修饰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在形成结构多样化的黄酮类化合物中起重要作用。在前期已获得的龙血树转录组数据基础上克隆了1个海南龙血树F3′H基因,命名为DcF3′H。DcF3′H含有的开放阅读框长1 533 bp,编码510个氨基酸。推导的DcF3′H分子量为58 ku,等电点p I为6.59。DcF3′H含有细胞色素P450的保守结构域和CYP基序,与甘蔗、玉米、猕猴桃、小麦、烟草、黄瓜和大豆等植物的F3′H同源性分别为76%、75%、77%、74%、75%、76%和75%。进化树分析表明,DcF3′H与中国水仙亲缘关系较近,与苜蓿和鹰嘴豆的亲缘关系较远。荧光定量表达结果显示:DcF3′H在根、茎、叶、花和果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花中表达量最高,根中表达量最低;无机盐诱导剂处理能显著提高DcF3'H的表达量,处理3 d时DcF3′H的表达量提高了5.58倍。此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海南龙血树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 相关文献

[1]海南龙血树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夏栋楠,朱家红,李辉亮,郭冬,王颖,符文英,彭世清. 2018

[2]海南龙血树金属硫蛋白基因DcMT2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丁旭坡,吴春来,彭世清,梅文莉,戴好富. 2018

[3]海南龙血树金属硫蛋白基因DcMT3a和DcMT3b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蔡彩虹,丁旭坡,吴春来,石丽丽,谭丹婷,彭世清,梅文莉,戴好富. 2018

[4]海南龙血树肉桂酸-4-羟基化酶基因(DcC4H)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梁惠桢,朱家红,戴好富,梅文莉,彭世清. 2018

[5]海南龙血树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李克烈,李志英,徐立,马千全,罗联忠,黄碧兰,陈伟. 2006

[6]海南血竭的化学成分(英文). 罗应,戴好富,王辉,梅文莉. 2011

[7]海南龙血树内生真菌A12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常东东,戴好富,左文健,梅文莉. 2012

[8]人工诱导海南龙血树所产血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蒋和梅,王辉,王军,戴好富,骆焱平,梅文莉. 2015

[9]海南龙血树茉莉酸受体基因DcCOI1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丁旭坡,吴春来,朱家红,彭世清,梅文莉,戴好富. 2018

[10]海南血竭的化学成分研究. 陈惠琴,梅文莉,左文健,王辉,赵友兴,戴好富,王金辉. 2011

[11]海南龙血树DcbHLH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曹天骏,戴好富,李辉亮,郭冬,梅文莉,彭世清. 2015

[12]海南龙血树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羊青,王清隆,晏小霞,王建荣,王茂媛,任保兰,王祝年. 2017

[13]海南血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申海艳,戴好富,赵友兴,罗应,陈惠琴,梅文莉. 2012

[14]龙血树血竭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分离与分析. 蔡文伟,张树珍,杨本鹏,冯翠莲,杨学,顾丽红. 2008

[15]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罗应,王辉,左文健,戴好富,梅文莉. 2011

[16]人工诱导海南龙血竭的化学成分研究. 杨宁,王辉,刘寿柏,王昊,陈惠琴,戴好富,梅文莉. 2019

[17]海南血竭的化学成分. 罗应,戴好富,王辉,梅文莉. 2011

[18]海南龙血树种质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董美超,莫饶,陈德桥,唐燕琼,尹俊梅. 2011

[19]海南龙血树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DcLAR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赵婉,朱家红,戴好富,王辉,梅文莉,彭世清,赵蕊. 2016

[20]海南龙血树查尔酮合酶基因(DcCHS)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戴好富,李辉亮,郭冬,彭世清,梅文莉.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