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光远 1 ; 曾明森 1 ; 王庆森 1 ; 夏会龙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浙江工商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克螨特;茶叶;农药残留;安全间隔期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2 年 27 卷 04 期
页码: 36-40
摘要: 探讨克螨特在不同茶类品种上茶叶残留量与半衰期的差异,结果表明:药后15d365~1 460mg.L-1浓度处理的绿茶与乌龙茶降解率分别为94.92%~98.43%和63.73%~87.97%,说明克螨特在绿茶比在乌龙茶茶梢上半衰期更短、降解速率更快、残留量更低;在不同区域乌龙茶中的残留也存在差异,可能与不同茶树品种生长速率不同有关;克螨特的使用安全间隔期,绿茶品种为15d,与国家原定的标准相符,而乌龙茶安全间隔期应大于15d。
- 相关文献
[1]纳米四氧化三铁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方法优化. 李捷,张峰,黄菁菁,丁立平,杨方,姚清华. 2021
[2]溴氰菊酯茶园残留与使用安全性. 曾明森,夏会龙,王庆森,王文建,陈忠林,吴光远. 2013
[3]溴虫腈茶园使用安全性评估. 曾明森,刘丰静,黄伙水,王定锋,荣杰峰,李慧玲,吴光远. 2014
[4]茶园唑虫酰胺残留动态与使用安全性. 曾明森,刘丰静,黄伙水,王定锋,荣杰峰,吴光远. 2014
[5]干燥技术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陈泉宾,王秀萍,邬龄盛,张应根. 2014
[6]硫丹在茶园的残留动态与用药安全性评价. 吴光远,曾明森,夏会龙. 2009
[7]浅谈提高闽东茶叶品质与效益的技术途径. 杨如兴. 1999
[8]茶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研究进展. 项丽慧,林清霞,余文权,陈林,王振康. 2017
[9]浅谈菌茶生产中相关因子的几点认识. 邬龄盛,王振康,黄枝明,严兰芬,吴木英. 1999
[10]茶叶科研文件材料的收集和归档难点及对策. 章细英. 2011
[11]TA-BR生物药肥的研制及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 张灵玲,姚凤銮,黄志鹏,吴光远,王庆森,徐金汉,关雄. 2004
[12]俄罗斯/独联体(原苏联)茶叶发展历史与现状. 郑乃辉,王振康,章细英. 2002
[13]营养型生长调节剂TA-BR制备液的研制及其在茶树上的应用. 张灵玲,姚凤銮,黄天恩,吴光远,王庆森,黄志鹏,关雄. 2004
[14]福建省主要茶类稀土含量区域分布及组成特征. 林虬,姚清华,苏德森,颜孙安,林香信. 2016
[15]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茶叶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杨江帆,郑乃辉. 2004
[16]茶叶游离氨基酸测定前处理方法探讨. 徐洁,钱爱萍. 1993
[17]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肥在茶叶上的应用研究. 林斌,黄菊青,官雪芳,郑炎,徐庆贤,王琦,钱蕾,郑怡,张臣心,汤铜华,赵孟涛. 2019
[18]蕉城区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的实施意义、做法及建议. 朱留刚,吴志丹,孙君,张文锦. 2018
[19]福建特色茶叶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何肖云,饶秋华,刘兰英,傅建炜. 2020
[20]六十年来福建茶叶生产发展及栽培科技进步. 张文锦,孙君,朱留刚,吴志丹.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茶园间作艾蒿对其生态系统的影响
作者:张辉;李慧玲;王定锋;李金玉;李良德;刘丰静;曾明森;王庆森
关键词:艾蒿;茶树;间作;生态调控
-
茶园害虫中喙丽金龟的识别与防治
作者:李慧玲;曾明森
关键词:中喙丽金龟;形态特征;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
胡瓜钝绥螨对茶园两种害螨的防治效果
作者:李慧玲;张辉;陈辉煌;李良德;刘丰静;王定锋;曾明森;吴光远;王庆森
关键词:茶园;胡瓜钝绥螨;茶橙瘿螨;茶跗线螨;生物防治
-
茶小绿叶蝉种名变更及其种群发生与生物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金玉;王庆森;李良德;王定锋;曾明森;吴光远
关键词:茶树;茶小绿叶蝉;害虫综合防控;种群发生特点
-
茶园杂草艾蒿挥发物对茶小绿叶蝉行为的影响
作者:张辉;李慧玲;王定锋;吴光远;王庆森
关键词:艾蒿;挥发物;茶小绿叶蝉;驱避作用
-
我国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李金玉;刘丰静;黄火水;张辉;李慧玲;吴光远;王庆森
关键词:茶树;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生态茶园
-
基于转录组数据高通量发掘灰茶尺蠖微卫星标记
作者: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李金玉;吴光远
关键词:灰茶尺蠖;SSR;转录组;重复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