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生物炭对环丙沙星在热带土壤中吸附行为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淼 1 ; 唐文浩 2 ; 葛成军 2 ; 彭黎旭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2.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生物炭;环丙沙星;热带土壤;吸附解吸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12 期

页码: 2260-22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热带农业废弃物甘蔗渣为材料,在3种温度(350、450、550℃)下制备不同碳化度的生物炭(分别记为BC350、BC450、BC550),研究其对环丙沙星在砖红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在砖红壤和添加水平为1.0%的生物炭土壤上的吸附过程可以分为快速和缓慢2个阶段,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砖红壤和生物炭土壤吸附环丙沙星的动力学过程(r>0.989,p<0.01);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1%、0.2%、0.5%、0.8%、1.0%的3种生物炭提高了砖红壤对环丙沙星的吸附量,且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增加。环丙沙星在生物炭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过程能够采用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进行较好的拟合(r>0.984,p<0.01);添加生物炭后土壤对环丙沙星的解吸过程并非吸附的可逆过程,其吸附-解吸过程具有明显的迟滞效应,环丙沙星在生物炭土壤中的解吸滞后指数提高了1.32~1.86倍。生物炭对土壤中环丙沙星有一定的固定作用,环丙沙星在被生物炭土壤吸附后,解吸较为困难,因此可以降低环丙沙星在环境中迁移的生态风险。

  • 相关文献

[1]烯啶虫胺在热带土壤中吸附解吸特征研究. 陈珊珊,陈淼,武春媛,邓晓,刘景坤,李勤奋. 2014

[2]河口海岸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环境行为研究. 刘贝贝,陈歆,彭黎旭. 2013

[3]热带地区农场尺度土壤质量现状的系统评价. 张华,张甘霖,漆智平,赵玉国. 2003

[4]海南油茶林土壤磷吸附特性. 付登强,杨伟波,陈良秋,李艳,刘立云. 2014

[5]热带土壤解磷细菌PSB26的筛选鉴定及拮抗初探. 王义,余贤美,郑服丛. 2009

[6]一株热带土壤解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拮抗初探. 王义,余贤美,贺春萍,郑服丛. 2009

[7]氧氟沙星在热带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陈淼,唐文浩,葛成军,彭黎旭. 2015

[8]不同施肥处理下热带土壤硝态氮累积特征及与土壤pH值、辣椒产量的关系. 陈淼,李小娟,陈歆,李宁,杨桂生,彭黎旭,李玮. 2018

[9]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肉中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量. 林玲,杨春亮,王明月,刘丽丽. 2014

[10]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禽蛋中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 林玲,杨春亮,查玉兵,刘丽丽,刘杰. 2010

[11]蚯蚓粪、生物炭和海泡石对酸性土壤改良和镉铅风险控制的对比研究. 潘攀,刘贝贝,吴琳. 2020

[12]污泥与稻秆共热解对生物炭中碳氮固定的协同作用. 王定美,王跃强,余震,刘静,周顺桂. 2015

[13]海南典型农林废弃物生物炭特性分析. 邹刚华,戴敏洁,赵凤亮,单颖. 2020

[14]共热解法制备方解石/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其吸附Pb(II)性能和机制. 王申宛,钟爽,郑丽丽,艾斌凌,校导,郑晓燕,杨旸,盛占武. 2021

[15]生物炭对花岗岩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总碳分布特征的影响. 吴鹏豹,解钰,漆智平,吴蔚东. 2012

[16]生物炭对诺氟沙星在土壤中吸附行为的影响. 陈淼,唐文浩,葛成军,彭黎旭. 2015

[17]秸秆炭化还田对热带土壤-水稻体系氨挥发的影响. 吴佩聪,张鹏,单颖,邹刚华,丁哲利,朱治强,赵凤亮. 2021

[18]原料和温度对热带农林秸秆生物炭多环芳烃的影响. 邹刚华,戴敏洁,赵凤亮,单颖. 2021

[19]生物炭对香草兰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赵秋芳,马海洋,王辉,王华,赵青云. 2015

[20]生物炭与硝化抑制剂联合施用对热带菜地土壤硝化过程及N2O排放的影响. 朱云飞,张琪,黄一伦,冷有锋,陈淼,范长华,李勤奋.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