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矮秆基因研究和利用现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和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矮秆基因;分子标记;育种;遗传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04 年 8 卷 04 期

页码: 99-102

摘要: 从矮秆基因的种类、遗传特性、分布、分子标记等方面 ,综述了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和利用现状。

  • 相关文献

[1]小麦Rht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兰素缺,李杏普. 2008

[2]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进展. 康苏花,兰素缺,李杏普,柏峰. 2010

[3]Rht-B1b,Rht-D1b,Rht-B1c小麦矮秆基因及其互作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杏普,兰素缺,冯延茹. 2006

[4]不同Rht基因对小麦子粒品质的影响. 李杏普,刘玉平,郭文奇,郭丽敏,庞春明,王丽娜,Worland A J,Gale MD. 2001

[5]短枝型苹果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 张朝红,杨凤秋,陈东玫,赵同生,赵国栋,李扬,赵永波. 2018

[6]葡萄无核基因的研究进展. 程和禾,吴雅琴,赵艳华. 2009

[7]藜麦遗传改良现状与发展方向. 魏志敏,吕玮,赵宇,崔纪菡,王京新,赵文庆,裴美燕,刘建军,李顺国. 2024

[8]桃遗传育种进展及“十一五”研究设想. 马之胜,贾云云. 2005

[9]生菜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付雅丽,牛瑞生,樊建英,赵璇,王虎,刘铁铮. 2007

[10]分子标记在蔬菜种质资源和育种上的应用. 高慧敏,张颖君,宋炳彦,梁玉芹. 2005

[11]茎尖转化法转基因小麦后代的遗传特性分析. 董福双,刘永伟,吕孟雨,周硕,杨帆. 2018

[12]伴生小麦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特性. 樊翠芹,王贵启,李秉华,许贤. 2010

[13]小麦与多枝赖草耐盐纯合易位系的培育及鉴定. 魏景芳,秦君,王淳,李冬杰,孙敬三. 2003

[14]小麦成熟期QTL定位与分析. 董爽爽,Dong Shuang-shuang,Wang Li-bing,王利彬,Cheng Dun-gong,程敦公,任勇. 2018

[15]我国小麦主推品种穗发芽抗性鉴定及相关分子标记的评价. 孙果忠,游光霞,孙京燕,张秀英,武淑祯,苑菲,王海波,肖世和. 2010

[16]普通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抑制基因Ph1分子标记的验证和筛选. 李孟军,周硕,李亚青,张士昌,彭义峰,张楠,史占良. 2019

[17]小麦耐热分子标记Xwmc44的鉴定及分析. 刘子会,刘畅,彭义峰,李国良,张华宁,张红梅,段硕楠,郭秀林. 2021

[18]小麦籽粒性状热感指数相关分子标记的鉴定及分析. 邵雪飞,李国良,杨阳,付才,李孟军,赵敏,刘子会. 2021

[19]国际小麦育种研究趋势分析. 何中虎,夏先春,罗晶,辛志勇,孔秀英,景蕊莲,吴振录,李杏普. 2006

[20]小麦遗传资源抗白粉病基因的STS标记检测. 孟雅宁,徐有,张业伦,兰素缺,裴翠娟,李杏普,王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