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耐储藏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7185的创制与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魏毅东 1 ; 谢鸿光 1 ; 吴方喜 1 ; 罗曦 1 ; 朱永生 1 ; 江敏榕 1 ; 蒋家焕 1 ; 林强 1 ; 连玲 1 ; 蔡秋华 1 ; 潘丽燕 1 ; 谢华安 1 ; 张建福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部华南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福建省作物分子育种工程实验室/福建省水稻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作物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研究基地;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部华南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福建省作物分子育种工程实验室/福建省水稻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作物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研究基地;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杂交水稻;福恢7185;耐储藏;回交;创制;利用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1275-12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福恢7185(FH7185)是以优良恢复系福恢653为受体亲本,以耐储藏品种云恢290为供体亲本,采用连续回交与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恢复系;该恢复系集株叶形态好、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高、恢复力强、耐储藏性好等优点于一体,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价值和潜力。对比FH7185与对照的颖壳和淀粉粒显微结构,发现FH7185颖壳上麸毛最少,人工老化处理20d后淀粉粒结构相对整齐,这与人工老化结果一致,说明FH7185具有较高的耐储性,可以利用其创制出更多的耐储藏材料。

  • 相关文献

[1]爪籼交恢复系福恢964的选育与利用研究. 黄利兴,游年顺,雷捷成,张以华,雷上平,潘玉卿. 2005

[2]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7185 OsSDR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许惠滨,徐倩,连玲,朱永生,蒋家焕,谢鸿光,罗曦,江敏榕,郑燕梅,谢华安,张建福. 2017

[3]世界水稻核心种质的耐储藏特性鉴定. 吴方喜,罗曦,魏毅东,郑燕梅,林强,谢国生,谢华安,张建福. 2021

[4]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的耐储藏特性初步研究. 吴方喜,朱永生,谢鸿光,张建福,谢华安. 2010

[5]优质高产抗病耐储藏杂交稻品种内10优702的创制. 陈丽萍,谢鸿光,蒋家焕,王颖姮,朱永生,郑燕梅,林强,肖晏嘉,蔡秋华,吴方喜,谢华安,张建福. 2022

[6]水稻种子活力和耐储性研究进展. 刁丽荣,魏毅东,魏林艳,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16

[7]优质、抗病、耐储藏香稻新品种福香占的选育与应用. 吴方喜,罗翠琴,王颖姮,谢云杰,罗曦,朱永生,谢鸿光,蒋家焕,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22

[8]水稻耐储藏种质筛选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蔡秋华,吴方喜,朱永生,谢鸿光,张建福,谢华安. 2011

[9]水稻高产优质种质创新. 谢华安,游艾青,杨长凳,李晓方. 2016

[10]大穗型籼稻不育系“京福1A”的选育与利用. 林强,郑秀萍,吴志源,周天理. 2006

[11]蚕豆秸秆高效好氧堆肥技术. 康智明,徐晓俞,李爱萍,郑开斌,张海峰. 2015

[12]福建茶树品种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叶乃兴,郭吉春. 1997

[13]浅析辣木属(Moringa Adans)13个种的特征及其利用. 王小安,韦晓霞,张雅玲,李怡龙,叶新福. 2018

[14]食用菌产业有机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朱留刚,孙君,张文锦. 2018

[15]福建省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赖瑞联,冯新,高敏霞,陈文光,吴如健,陈义挺. 2018

[16]猪场沼气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应用. 修金生,周伦江,吴顺意,王隆柏. 2010

[17]籼型杂交稻恢复系明恢63的利用与创新. 吴方喜,蔡秋华,朱永生,张建福,谢华安. 2011

[18]国外稻种资源在福建的引进、评价与利用. 王金英,江川. 2008

[19]水稻不育系元丰A组配弱感光杂交稻的利用研究. 邓则勤,黄显波,郑家团,林成豹,唐江霞,林美娟,梁水金. 2009

[20]水稻核不育系SE21S的选育与利用. 胡如英,赵明富,郑建华,吴春株,杨聚宝.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