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春季浇一水条件下丰产冬小麦耗水特性与生育性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和平 1 ; 张玉兰 1 ; 翟兰菊 1 ; 李积铭 1 ; 何晓庆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春季;冬小麦;水分运筹;水分利用效率;产量性状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6 年 44 卷 05 期

页码: 605-608

摘要: 为明确春季浇一水稳产6.0 t/hm2冬小麦耗水特性与生育性状,选用衡观35小麦品种,于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小麦生长季节降水量分别为126.0,142.3 mm条件下,在河北低平原缺水区采取大田跟踪对比调查,研究春季水分运筹对冬小麦耗水与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全生育期农田蒸散量419.76~424.29 mm,产量水分利用效率14.58~19.08 kg/(hm2·mm);农田蒸散量较大的时期出现在播种到返青期和拔节到开花期;水分利用效率和农田蒸散量与栽培环境密切相关。受群体影响,同一处理,2 a产量表现有所不同,2014年群体较小,以I0405处理产量较高;2015年群体较大,以I0420处理产量较高。这可为指导小麦春季水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春季水分管理对冬小麦耗水规律与生育特性的影响. DANG Hong-Kai,党红凯,LI Ke-Jiang,李科江,Ma Jun-Yong. 2012

[2]春季灌溉次数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曹彩云,郑春莲,马俊永,李科江. 2010

[3]冬小麦叶片显微结构和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李晓爽,孟建. 2016

[4]咸灌条件下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曹彩云,郑春莲,李伟,马俊永,李科江,牛英洁. 2010

[5]播期对小麦子粒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崔永增,吕丽华,李谦,孟建,李明远,贾秀领. 2023

[6]根际微生物对冬小麦根系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王占武,李晓芝,刘彦利. 2000

[7]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衡0628选育特点及特征特性. 张文英,李积铭,柳斌辉,宋庆荣,陈凤瑞,李伟,王广才,栗雨勤. 2011

[8]不同灌溉模式下小麦荧光特征及品种抗旱性研究.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 2017

[9]土下微膜覆盖与灌水管理对冬小麦水分利用与物质生产效果的影响. 何立谦,张维宏,张永升,曹彩云,李科江,杜雄. 2014

[10]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郭丽,马俊永,李科江. 2016

[11]灌溉制度和品种对冬小麦产量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付佳祥,党红凯,李晓爽,柴春岭,高惠嫣,王晓玲,刘宏权. 2022

[12]不同水分运筹方式下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消耗特征. 吕丽华,王勤,张经廷,马贞玉,梁双波,贾秀领. 2016

[13]冬小麦新品种衡4399水肥高效模式初步研究. 乔文臣,陈秀敏,孙书娈,孟祥海,魏建伟,李丁,李强,李会敏,赵明辉,冯佳,赵凤梧. 2016

[14]土下覆膜与适宜灌水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率. 何立谦,张维宏,杜雄,张永升,王磊,曹彩云,李科江. 2016

[15]微喷灌模式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特性研究. 吕丽华,董志强,李谦,张丽华,姚艳荣,张经廷,贾秀领. 2020

[16]不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 董志强,吕丽华,崔永增,申海平,张经廷,姚艳荣,贾秀领. 2016

[17]水分胁迫对不同根型小麦幼苗水分利用率和导水率的影响. 柳斌辉,孟东霞,刘子会,郭秀林,李广敏. 2007

[18]微喷灌模式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特性. 董志强,张丽华,李谦,吕丽华,申海平,崔永增,梁双波,贾秀领. 2016

[19]水肥管理模式对小麦氮素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李佳,刘学彤,李科江,马俊永. 2022

[20]不同灌溉制度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宋平,刘燕,张晓芳,张丁,王广才.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