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硼对水稻幼苗吸收和分泌砷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毅 1 ; 孙国新 2 ; 陈正 2 ; 胡莹 2 ; 郑瑞伦 3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交利物浦大学环境科学系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交利物浦大学环境科学系

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西交利物浦大学环境科学系;

关键词: 三价砷;五价砷;硼;外泌;吸收;水稻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18 年 07 期

页码: 3400-340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3组水培试验研究了营养液不同供硼(B)浓度和叶面施B对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吸收、转运和分泌砷(As)的影响.在10μmol·L-1三价砷[As(Ⅲ)]或五价砷[As(Ⅴ)]处理下,营养液B浓度没有显著影响水稻体内As(Ⅲ)、As(Ⅴ)和总As的含量、转移系数和根吸收效率.叶面施B使得水稻幼苗地上部的B含量显著增加15.8倍,使得As(Ⅴ)处理条件下的根部As含量和As根吸收效率分别显著降低20.9%和18.0%,As(Ⅲ)处理条件下的根部As含量和As根吸收效率分别降低12.6%和13.8%(P<0.05),而地上部As含量降低不显著(P>0.05).在As(Ⅴ)处理下,叶面施B使根部B含量显著降低达47.1%,而As(Ⅲ)处理下根部B含量无显著变化.As(Ⅴ)处理下的水稻根部B含量平均比As(Ⅲ)处理高85.3%(P<0.05).叶面施B后,As(Ⅴ)处理下水稻根部中总As含量和As(Ⅴ)含量均与根部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As(Ⅲ)预处理后水稻幼苗根系外泌的As总量比As(Ⅴ)预处理高105.2%.叶面施B使As(Ⅲ)预处理水稻的As外泌量增加14.0%~16.9%(P>0.05),对As(Ⅴ)预处理的水稻As外泌无影响.水稻根部有45.9%~70.7%的As可以在1周内被外排到生长介质中.结果表明,营养液供B浓度为As浓度的4倍时仍不能减少水稻幼苗对As的吸收累积,而叶面施B有助于减少水稻对As的吸收.B通道不是As(Ⅲ)进入水稻根系的主要途径;As(Ⅴ)在水稻中的迁移分配机制可能与B的迁移运输有关.

  • 相关文献

[1]不同供硼水平对番茄产量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李梅兰,吴俊华,李远新,侯雷平. 2009

[2]水仙花粉离体萌发温度和培养液研究. 罗凤霞,周威,杨春起,崔文山,孙晓梅. 2007

[3]供磷水平对梨砧木生长和~(15)N-尿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沙建川,夏营,刘松忠,刘晶晶,刘晓霞,姜远茂,葛顺峰. 2018

[4]几种有机硅助剂对草甘膦在单子叶植物体内吸收、转移和分布的影响. 武菊英,F. Dastgheib. 2001

[5]梨幼树到结果初期春施15N–尿素的利用及其在土壤的残留与损失. 梁振旭,孙明德,武阳,田海青,杜瑞瑞,赵艳艳,刘松忠. 2021

[6]夏玉米铜的吸收与器官间的分配研究. 崔彦宏,张桂银,郭景伦,李伯航. 2003

[7]冬小麦对硫的吸收及在体内的分布规律. 吴静,刘宝存,孙明德. 2000

[8]两种喷雾助剂对氟磺胺草醚在反枝苋上的吸收和药效的影响. 卢向阳,徐筠. 2006

[9]葡萄对硒的吸收、分布和积累特性的初步研究. 朱丽琴,魏钦平,许雪峰,韩振海,王小伟,李天忠. 2007

[10]CAU9901乳剂浸种对小麦和水稻生理功能的影响. 王纪华,韩德元,司宗兴. 2002

[11]矿物硅钾肥在水稻上的后效作用研究. Li Ji-jin,李吉进,李钰飞,Li Yu-fei. 2014

[12]利用水稻成熟期冠层高光谱数据进行估产研究. 唐延林,王纪华,黄敬峰,王人潮. 2004

[13]CAU9901浸种对小麦和水稻生理功能的影响. 司宗兴,王纪华,韩德元. 2002

[14]水稻成熟过程中高光谱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变化规律研究. 唐延林,王纪华,黄敬峰,王人潮,何秋霞. 2003

[15]基于多时相HJ影像的水稻洪涝灾情和产量监测. 徐鹏,顾晓鹤,邱贺,孟鲁闽. 2014

[16]洪涝胁迫的水稻叶面积指数变化及其光谱响应研究. 徐鹏,顾晓鹤,孟鲁闽,邱贺,王慧芳. 2013

[17]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水稻种子浸泡过程中的水分变化. 宋平,杨涛,王成,潘大宇,任鹏. 2015

[18]干旱胁迫下旱稻和水稻对K~+和Ca~(2+)的动态吸收研究. 侯佩臣,王晓冬,王美娟,潘大宇,罗斌. 2013

[19]水稻对旱作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性研究. 陶汉之,黄文江,张玉屏,胡焱,黄义德,方一平,蔡永萍. 2002

[20]基于神经网络的水稻产量预测模型. 黄文江,王纪华,赵春江,袁红春.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