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开花落花及时空分布的观察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双进 1 ; 唐晓东 1 ; 赵鑫 1 ; 冯燕 1 ; 赵聪聪 1 ; 张孟臣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开花;落花;时空分布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3 年 46 卷 008 期

页码: 1543-15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观察大豆开花、落花全过程,分析不同品种开花、落花特点和规律,为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对6个品种的72株植株逐日(42 d)观察开花、落花及节位.[结果]材料开花过程呈现每天开花数量"少-多-少-极少"的变化规律,可分为初花、盛花、慢花、末花4个阶段:初花期阶段很短(3 d左右),每天开花量4朵以下,阶段开花量5.73朵,占总花量4.09%,开花集中在植株中部节位;盛花阶段每天开花多在5-12朵,持续时间较长(12-18 d),阶段花量108.75朵,占77.60%,开花由中部向上下两端延伸分布,其中以中部最多;慢花阶段每天开花1-5朵,持续时间在品种间有较大差异,阶段花量21.24朵,占15.16%,分布在植株各个节位;末花阶段每天只有部分植株开花,平均不足1朵,直至开花结束,阶段开花4.42朵,零星分布在植株上.初花期3 d后至终花期或终花期后落花普遍发生,落花节位遍及开花的所有节位,落花率为末花阶段(77.96%)>慢花阶段(65.54%)>初花阶段(51.76%)>盛花阶段(36.97%);每天平均落花3-9朵的不正常脱落高峰与该阶段阴雨寡照的气候有关.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最早开花部位为中部,随后向上部、下部扩展,开花3-7 d以后扩展到底部,9-15 d扩展到顶部.无限结荚习性品种最早开花部位是中下部(7-10节位),随后向下部、上部扩展,初花2-3 d后达到最下部,随后向上部扩展,初花24-26 d以后扩展到顶部.[结论]大豆不同开花阶段每天开花数量差异明显,开花节位、持续期有所不同,不同阶段花的脱落率也有较大差别.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小豆开花结荚规律的影响. 王彦,范保杰,曹志敏,张志肖,苏秋竹,刘长友,田静. 2018

[2]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对几个谷子骨干不育系开花的影响. 高翔,张婷,师志刚,董立,程汝宏,王根平,李琳. 2020

[3]单氰胺对温室甜樱桃休眠解除的影响. 程和禾,吴雅琴,陈龙,李玉生,吴永杰,赵艳华. 2019

[4]桃树开花规律观察研究. 贾云云,马之胜,赵习平,宣立峰,李学华,杨庆仙. 2005

[5]金花葵开花前后差异基因及代谢物分析. 甄军波,宋世佳,刘琳琳,刘迪,欧阳艳飞,迟吉娜. 2023

[6]茄子单性结实系开花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武彦荣,郭秀林,高秀瑞,李冰,潘秀清. 2009

[7]黄顶菊生育特性研究. 樊翠芹,王贵启,李秉华,苏立军. 2008

[8]邢台夏玉米需水量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 贾秋兰,王小娟,赵玉兵,徐文斌,高祺,刘胜尧. 2019

[9]第四代棉铃虫卵在华北夏玉米田的时空分布. 何康来,文丽萍,张广义,郑礼. 2001

[10]种植密度对衡棉4号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戴茂华,刘丽英,吴振良,唐长波,张胜古. 2013

[11]四种除草剂对大豆安全性研究. 樊翠芹,李香菊,王贵启,李秉华,苏立军. 2004

[12]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赵双进,张孟臣,蒋春志,杨春燕,刘兵强,崔珏. 2005

[13]转基因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练云,梁慧珍,余永亮,王树峰,位艳丽,董薇,张孟臣,蒋春志. 2011

[14]两个不同株系大豆花叶病毒侵染大豆细胞的超微病变比较研究. 李文龙,王月明,侯春燕,张洁,张孟臣,王冬梅. 2008

[15]NaCl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形态学变化的研究. 商蕾,张洁,张孟臣,王冬梅. 2010

[16]农杆菌介导大豆不同外植体遗传转化研究. 刘翠,李喜焕,常文锁,张春锋,张彩英. 2012

[17]非变性PAGE在鉴定大豆脂肪氧化酶类型中的应用. 马志民,蒋春志,杨春燕,马峙英,张孟臣. 2007

[18]河北省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聚类分析. 段会军,张彩英,王省芬,杨春燕,褚素敏. 2003

[19]人工掐顶对大豆株型影响的调查. 赵双进. 2003

[20]两个大豆开花期QTL定位及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 王涛,杨春燕,赵青松,闫龙,肖付明,智海剑,张孟臣.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