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土壤矿物与生物炭可溶性组分的交互作用及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秦晶晶 1 ; 刘玉学 2 ; 何莉莉 2 ; 汪玉瑛 2 ; 吕豪豪 2 ; 陈立天 2 ; 杨生茂 1 ;

作者机构: 1.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炭;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吸附;固碳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22 年 41 卷 007 期

页码: 1490-15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生物炭可溶性组分与土壤矿物的交互作用,进而从矿物角度揭示生物炭在土壤中的稳定机制,以水稻秸秆为生物质原料制备不同炭化温度的生物炭(RS300、RS500和RS700),选用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3种土壤矿物,开展土壤矿物与生物炭可溶性组分的吸附结合实验.结果表明:随生物炭可溶性组分碳浓度的升高,土壤矿物对其吸附量逐渐增加,3种土壤矿物的吸附量顺序总体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这与土壤矿物的自身结构直接相关.高岭石、蒙脱石对生物炭可溶性组分的结合机制以范德华力为主,其贡献比例分别为3.4%~87.0%和32.0%~82.0%;而伊利石与RS300可溶性组分的吸附结合作用以Ca2+架桥为主(贡献比例为60.4%~70.6%),与RS500和RS700可溶性组分的结合以范德华力为主(贡献比例分别为18.7%~65.0%和53.0%~67.6%).经综合对比分析,RS500通过与蒙脱石的交互结合,最大程度上抑制了可溶性组分的溶解,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生物炭的固碳减排优势.

  • 相关文献

[1]蒙脱石对水相中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吸附研究. 王彦波,韩剑众,朱军莉. 2009

[2]生物炭的稳定性及其对矿物改性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高诚祥,刘玉学,汪玉瑛,吕豪豪,何莉莉,杨学云,杨生茂. 2019

[3]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陈颖,刘玉学,陈重军,吕豪豪,汪玉瑛,何莉莉,杨生茂. 2018

[4]蛭石改性水稻秸秆生物炭在土壤中的短期降解. 王瑞,刘玉学,高诚祥,何莉莉,汪玉瑛,吕豪豪,杨生茂,梁宗锁. 2021

[5]生物炭在农药残留吸附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影响因素. 杨孔谈,丰谷粮,王许蜜,吴欢琪,张昌朋,王祥云,于晓斌. 2023

[6]不同炭化温度制备的蚕丝被废弃物生物炭对重金属Cd~(2+)的吸附性能. 计海洋,汪玉瑛,吕豪豪,刘玉学,杨瑞芹,杨生茂. 2018

[7]种植业固碳减排潜力和技术对策研究. 白若琦,白朴,吴益伟,朱相成. 2017

[8]水耕时间对低丘水田土壤发育的影响. 麻万诸,章明奎,丁志峰,杨琼瑶,朱康莹. 2022

[9]蒙脱石承载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抑菌效果的研究. 李冬梅,曲道峰,韩剑众. 2013

[10]饲料霉菌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 徐子伟,万晶. 2019

[11]蒙脱石对恩诺沙星吸附性能研究. 汪玉瑛,尤凌聪,刘玉学,吕豪豪,何莉莉,杨生茂. 2019

[12]饲料霉菌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动物营养学报. 徐子伟,万晶. 2019

[13]改性蒙脱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及猪肠上皮细胞的影响. 詹小立,应加富,邓波,吴杰,李静静,刘宇宸,余东游,李卫芬,徐子伟. 2021

[14]PVPP吸附库拉索芦荟中多酚的研究. 励建荣,周李婷,倪赟荣,虞英明,章振东. 2006

[15]澄清工艺对蓝莓果汁品质的影响. 曹雪丹,方修贵,周伟东,戚行江,赵凯. 2014

[16]青霉菌对活性艳蓝KN-R的吸附作用(英). 董新姣,林晓华. 2003

[17]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与解吸研究. 田培,狄珊珊,汪志威,徐浩,齐沛沛,赵慧宇,王新全. 2019

[18]改性明矾浆吸附剂的制备及其除镉性能研究. 李凝玉,傅庆林,郭彬,李华,丁能飞,刘琛,林义成,景金富. 2012

[19]天然沸石对水中氨氮吸附特性的研究. 许育新,喻曼,陈喜靖,安文浩,王云龙,肖华,沈阿林. 2015

[20]甲胺磷和三唑磷在稻田中的降解迁移及吸附研究. 赵华,徐浩,叶兴祥.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