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红厚壳枝条的化学成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魏代静 1 ; 曾艳波 2 ; 梅文莉 2 ; 李小娜 2 ; 钟惠民 1 ; 戴好富 2 ;

作者机构: 1.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红厚壳;酮;6-羟基-2,3-二甲氧基酮;细胞毒活性

期刊名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ISSN: 1005-3395

年卷期: 2011 年 19 卷 04 期

页码: 355-3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枝条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6-羟基-2,3-二甲氧基酮(1),1,3,7-三羟基酮(2),1,3,7-三羟基-8-甲氧基酮(3),7-羟基-1,3-二甲氧基酮(4),伪蒲公英甾醇(5),1,3,6-三羟基-5,7-二甲氧基酮(6),2-羟基-1-甲氧基酮(7),2-羟基-1,8-二甲氧基酮(8),1,3,5-三羟基-2-甲氧基酮(9),4-羟基酮(10),1,3,5-三羟基酮(11)。化合物2~5为首次从红厚壳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1为一新的天然产物。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9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显示出生长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1.8×10-5mol/L。

  • 相关文献

[1]红厚壳枝条中的细胞毒活性成分研究. 曾艳波,梅文莉,张兴,李小娜,戴好富. 2012

[2]红厚壳枝条的化学成分研究. 魏代静,曾艳波,梅文莉,李小娜. 2010

[3]大叶桃花心木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米承能,梅文莉,李薇,王军,蔡彩虹,李绍鹏,戴好富. 2017

[4]NaCl胁迫对红厚壳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陈娟,陶忠良,吴志祥. 2009

[5]海南红厚壳花香气成分采集和TCT-GC-MS分析. 金惠娟,殷宁,彭黎旭,何书海. 2007

[6]红厚壳高空压条繁殖技术研究. 张军,刘蕊,范海阔,杨锦昌. 2013

[7]红厚壳挥发油化学成分. 梅文莉,曾艳波,戴好富,郑学勤. 2006

[8]海南红厚壳果实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姜欣,韩丙军,林靖凌,张家明,彭黎旭. 2011

[9]红厚壳在海南岛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 陶忠良,方佳,赖齐贤. 2003

[10]气象条件对海南省红厚壳生长的影响. 陈娟,熊惠波,陶忠良. 2009

[11]红厚壳野生资源的开发型保护途径分析. 陈娟,陶忠良. 2007

[12]见血封喉种子强心苷类化合物及其细胞毒活性. 董文化,梅文莉,曾艳波,王辉. 2010

[13]具细胞毒活性链霉菌060524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胡申才,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洪葵,闫莉萍,庄令,史达华,谭仁祥. 2005

[14]红树林细胞毒活性放线菌研究. 朱九滨,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工学院,洪葵,庄令,张鹏. 2005

[15]合成细胞毒活性及多羟基甾醇脂肪酸酯新结构代谢产物的红树林真菌094811的鉴定. 张志华,洪葵,高昊,姚新生. 2006

[16]金钗石斛茎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CHEN Xin,陈欣,HUANG Sheng-zhuo,黄圣卓,WANG Pei,王佩. 2019

[17]红树林植物瓶花木中的细胞毒活性成分. 曾艳波,梅文莉,庄令,洪葵,戴好富. 2007

[18]柬埔寨柯拉斯那沉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夏录录,李薇,梅文莉,杨理,蔡彩虹,姜北,戴好富. 2019

[19]乳白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glaucum的西松烷二萜及生物活性研究. 吴敏,周开兵,戴好富,曾艳波. 2023

[20]皱盖假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研究. 谌永蕾,马青云,黄圣卓,戴好富,华燕,赵友兴.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