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万仓 1 ; 刘海卿 1 ; 刘自刚 1 ; 武军艳 1 ; 李学才 1 ; 方彦 1 ; 曾秀存 2 ; 许耀照 2 ; 张亚宏 3 ; 董云 4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2.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3.天水农业科学研究所
4.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北方寒旱区;越冬率;影响因子;回归分析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6 年 42 卷 04 期
页码: 609-6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2011—2014年北方13个省、市、区48个不同生态点的试验数据,分析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点的越冬率、产量变化,越冬率与产量的相关性,旨在研究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不同生态区的越冬安全性,确定北方冬油菜通用的安全越冬的越冬率临界值,明确影响北方冬油菜越冬率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不同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北方不同生态地区越冬率差异较大,产量也差异较大,越冬率变幅为10%~99%,强抗寒品种越冬率>70%。回归分析表明,越冬率与产量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回归方程符合y=ax+b,当越冬率<70%时,产量随越冬率的增加而增加,当越冬率为70%时单位面积产量基本趋于稳定,越冬率大于70%时,越冬率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协方差分析表明,与冬油菜越冬率相关性最为密切的因子是品种,其次是极端最低气温、冬季气温、年均气温、≤0℃的冬季负积温、纬度、经度等。因此,70%的越冬率可作为北方地区冬油菜通用安全越冬的越冬率临界值,采用强抗寒品种,极端最低气温–31.79℃、冬季气温–7.20℃、年均气温6.38℃、负积温–997.57℃,纬度低于44.83°,经度高于80.34°是保证冬油菜安全越冬的必要条件。
- 相关文献
[1]强抗寒冬油菜新品种天油8号选育报告. 雷建明,张建学,范提平,张岩,张亚宏,庞进平. 2011
[2]肥料配施对白菜型冬油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中梁,罗照霞,俄胜哲,杨志奇. 2018
[3]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刘林波,孙万仓,刘自刚,武军艳,方彦,李学才,曾秀存,杨刚,董云. 2016
[4]旱地不同施肥对冬油菜产量及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俄胜哲,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 2017
[5]甘蓝型油菜"三省"栽培技术中N、P、K最优配施方案研究. 裴国平,张岩,王婷,张永祥,陈其鲜,温宏昌,王芙蓉,范提平,张桂荣. 2023
[6]长期施肥对冬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俄胜哲. 2017
[7]北方白菜型冬油菜的膜脂脂肪酸组分和ATPase活性对温度的响应. 方彦,孙万仓,武军艳,刘自刚,董云,米超,马骊,陈奇,何辉立. 2018
[8]2011—2015年《甘肃农业科技》文献计量分析. 王恒炜,刘润萍,梁志宏.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蓝型油菜光叶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作者:关志林;靳丰蔚;刘婷婷;王毅;谭莹莹;杨春慧;李蕊彤;王博;刘克德;董云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光叶;蜡质;图位克隆;BnaA08.SAGL1
-
亚麻DM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
作者:李雯;赵丽蓉;张建平;刘自刚;齐燕妮;李闻娟;谢亚萍
关键词:亚麻;DMP基因家族;单倍体诱导;表达分析
-
微管调节试剂对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内源激素及抗寒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田海燕;冯秀英;徐明霞;董小云;郑国强;李辉;王莹;魏家萍;武泽峰;崔俊美;谭雪莲;刘自刚
关键词: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低温;内源激素;抗寒基因表达;秋水仙碱;紫杉醇
-
油菜糖基转移酶BnIRX14基因家族鉴定及遗传转化
作者:靳丰蔚;董云;杨晓明;方彦;刘婷婷;王毅
关键词:油菜;β-1,4-木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BnIRX14;RNAi
-
油菜(Brassica napus)β-1,4-木糖基转移酶基因BnIRX14克隆、序列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作者:董云;吴旺泽;靳丰蔚;方彦;刘婷婷;王毅;徐一涌;杨晓明
关键词:β-1,4-木糖基转移酶;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a L.);生物信息学;亚细胞定位
-
盖草能在胡麻种植中的安全施用及其靶标基因AccA的表达分析
作者:赵丽蓉;李雯;张建平;刘自刚;齐燕妮;李闻娟;谢亚萍
关键词:胡麻;盖草能;qRT-PCR;安全性;AccA基因表达;
-
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作者:靳丰蔚;董云;王毅;刘婷婷;徐一涌
关键词:油菜;种业;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