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品种叶组织中无色花青素还原酶活性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惠萍 1 ; 梁晓 2 ; 伍春玲 2 ; 陈青 3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2.;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3.;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木薯品种;朱砂叶螨;LAR酶活性;抗螨功能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349-3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木薯单宁酸合成关键酶无色花青素还原酶(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LAR)在木薯抗螨中的功能与作用,本研究分析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品种不同叶龄组织LAR酶活性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朱砂叶螨为害1、8 d时,高感木薯品种BRA900的未展开叶、展开幼嫩叶、顶芽下第3叶、中下部叶片的LAR酶活性分别为螨害前的1.38倍和1.44倍、1.33倍和1.48倍、1.42倍和1.43倍、0.82倍和0.50倍,除了中下部叶片螨害8 d的LAR酶活性显著降低外,其余叶片LAR酶活性在螨害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朱砂叶螨为害1、8 d时,高抗木薯品种C1115的未展开叶、展开幼嫩叶、顶芽下第3叶、中下部叶片的LAR酶活性则分别比螨害前显著提高2.13倍和2.41倍、2.02倍和2.09倍、2.02倍和2.04倍、2.01倍和2.03倍(p<0.05)。上述结果为阐明LAR酶活性显著提高与木薯品种抗螨能力的相关性及田间朱砂叶螨主要为害木薯中下部叶片提供了初步证据。

  • 相关文献

[1]保护酶PPO在木薯种质抗螨中的功能初步研究. 梁晓,卢芙萍,卢辉,伍春玲,曹宪红,陈青. 2017

[2]保护酶CAT在木薯种质抗螨中的功能初步研究. 梁晓,卢芙萍,卢辉,伍春玲,何宏力,陈青,朱俊洪. 2017

[3]不同木薯品种对二斑叶螨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梁晓,陈青,伍春玲,刘迎. 2022

[4]木瓜秀粉蚧为害对不同木薯品种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影响. 吴岩,陈青,梁晓,伍春玲,刘迎,窦宏双,范东哲,耿梦婷,陈银华. 2021

[5]不同木薯品种对木瓜秀粉蚧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陈谦,梁晓,伍春玲,陈青,刘迎,张哲. 2020

[6]不同木薯品种对木瓜秀粉蚧生殖和发育的影响. 陈青,梁晓,伍春玲,陈谦,王亚茹. 2020

[7]拟小食螨瓢虫对木薯朱砂叶螨的行为反应与空间分布相关性. 卢芙萍,洪志忠,赵冬香,王爱萍,陈青,黄贵修,李开绵. 2009

[8]武鸣县木薯朱砂叶螨发生规律初探. 潘文勤,李华英,颜文好,李兆贵,韦艳春,黄洁. 2011

[9]朱砂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品种叶组织营养物质含量差异分析. 张哲,陈青,梁晓,伍春玲,陈谦,张银东. 2020

[10]木薯叶片厚度、蜡质含量和气孔密度与抗朱砂叶螨的关系. 肖建辉,周颖,叶剑秋,覃新导. 2017

[11]拟小食螨瓢虫成虫对朱砂叶螨的觅食行为. 马华博,陈俊谕,胡志慧,张方平,韩冬银,符悦冠. 2016

[12]不同饥饿程度拟小食螨瓢虫对朱砂叶螨的捕食作用. 陈俊谕,王建赟,张方平,李磊,韩冬银,章程辉,符悦冠. 2020

[13]保护酶SOD在木薯种质抗螨中的功能初步分析. 梁晓,卢芙萍,卢辉,伍春玲,田桂子,陈青,朱俊洪. 2017

[14]11种丙基酚类物质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 张静,冯岗. 2010

[15]朱砂叶螨为害对木薯光合特性的影响. 朱成栋,陈青,李开绵. 2013

[16]31种热带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研究. 徐雪莲,刘寿柏,卢芙萍,卢辉,戴好富,陈青. 2011

[17]531份木薯种质的朱砂叶螨抗性评价. 黄洁,范伟峰,刘茂,刘子凡,许瑞丽,周建国. 2011

[18]锡兰肉桂的杀螨活性及有效成分. 冯岗,张静,曲晓,金启安,温海波,彭正强. 2010

[19]木薯种质对朱砂叶螨的抗性评价. 李迁,卢芙萍,陈青,卢辉,徐雪莲,经福林,李开绵,叶剑秋. 2015

[20]黄皮种子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 张瑞明,赵冬香,万树青.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