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丽娜 1 ; 程世敏 1 ; 赵增贤 1 ; 魏军亚 1 ; 魏守兴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国家热带果树品种改良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作物资源遗传改良与创新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香蕉;种植密度;行距;产量;品质;宜机化栽培

期刊名称: 中国南方果树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60-66,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确定香蕉适宜机械化操作的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种植密度(P,P1:2 190株/hm~2;P2:2 340株/hm~2;P3:2 520株/hm~2)为主区,行距(R,R1:宽行5.10 m+窄行1.00 m; R2:宽行4.80 m+窄行1.30 m; R3:宽行4.50 m+窄行1.60 m)为裂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香蕉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R能显著影响香蕉株高和茎围,P和R对香蕉单产、总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1、P2香蕉单产较P3分别显著提高10.29%、10.88%,P2总产量较P1显著提高6.62%;R3单产、总产量最高,R1单产、总产量最低。分析产量构成可知,R3能提高香蕉商品蕉采收率;P1、P2单果质量较P3显著提高,R3单果质量较R1、R2分别显著提高21.23%、4.44%。P1果指长较P3显著提高,R2、R3间果指长、果指围显著高于R1。P和R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3可滴定酸含量较P1、P2显著提高,P1、P2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P3显著提高19.38%、15.78%;R3较R1显著提高维生素C含量8.77%。综上所述,宝岛蕉品种种植密度为2 340株/hm~2,宽行4.50 m、窄行1.60 m时,香蕉农艺性状、产量、商品蕉采收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最高。

  • 相关文献

[1]香蕉新品种"南天黄"在琼北试验研究. 何应对,林妃,王丽霞,殷晓敏,刘永霞,王必尊,苏璐,DING Zheli,JING Tao,HAN Lina. 2019

[2]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谢荣淳,黄丽娜,雷菲,张冬明,程世敏,赵增贤,魏守兴. 2021

[3]木薯/花生间作体系中木薯行距配置对薯块产量的影响. 韩全辉,魏云霞,黄洁. 2017

[4]外源抗坏血酸对香蕉常温后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陈娇,李芬芳,李奕星,袁德保. 2020

[5]苯乳酸处理对香蕉果实后熟品质的影响. 高羽莎,李奕星,李芬芳,袁德保,陈娇. 2024

[6]茶树油对香蕉果实的保鲜效果. 静玮,苏子鹏,程盛华,韩志萍,张鲁斌,朱德明. 2012

[7]香蕉品质相关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刘菊华,徐碧玉,张静,王甲水,贾彩红,张建斌,金志强. 2012

[8]种植密度和深度对甘蔗产量及抗倒伏的影响. 刘富成,李照杰,蔡文伟,吴伟. 2024

[9]椰子可可间作下种植密度对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赵溪竹,刘立云,王华,朱自慧,赖剑雄. 2015

[10]高浓度复合肥在灌溉施肥中对香蕉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臧小平,韩丽娜,马蔚红,钟爽,周兆禧,刘永霞. 2013

[11]控释氮比例对香蕉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黄丽娜,程世敏,赵增贤,谢子四,魏守兴. 2017

[12]不同耕作措施对香蕉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何应对,刘永霞,舒海燕,韩丽娜,王必尊. 2015

[13]缓释肥料棒对香蕉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谭宇捷,刘海林,杨红竹,黄丽娜,程世敏,林清火,茶正早,罗微. 2024

[14]水肥耦合效应对香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臧小平,钟爽,韩丽娜,马蔚红,周兆禧,刘永霞,校导. 2014

[15]不同滴灌施肥方式对海南香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臧小平,韩丽娜,马蔚红,钟爽,周兆禧,刘永霞,郭刚. 2014

[16]化肥减施下有机肥对香蕉生长、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臧小平,云天艳,马蔚红,井涛. 2024

[17]减量施氮对蕉园土壤养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何应对,王丽霞,井涛,刘永霞,丁哲利,韩丽娜,王必尊. 2016

[18]悬浮液体肥在滴灌施肥中对香蕉生长·水肥利用的影响. 臧小平,韩丽娜,马蔚红,钟爽,周兆禧,刘永霞,郭刚,明建鸿. 2013

[19]滴灌减量施肥对香蕉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效益的影响. 臧小平,井涛,周登博,王尉,丁哲利,王必尊,谢江辉,马蔚红. 2019

[20]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香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臧小平,邓兰生,郑良永,张承林,魏长宾,孙光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