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白叶枯病菌毒素对水稻根冠细胞微丝分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雷宇华 1 ; 马春红 2 ; 魏建昆 2 ;

作者机构: 1.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学教研室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物理生理生化研究所

关键词: 毒素;微丝;雄性不育细胞质;信号转导

期刊名称: 生物学杂志

ISSN: 1008-9632

年卷期: 2004 年 21 卷 06 期

页码: 17-18

摘要: 用白叶枯病菌株Ah28产生的毒素,处理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以异硫氰酸荧光素-鬼笔环肽为探针,观察了毒素处理前后微丝骨架的形态及分布变化。结果显示,毒素处理后,珍汕97A的根冠细胞微丝的密集分布被破坏,纤丝状微丝不复存在,微丝集聚成粗束,有的呈碎片状。说明毒素影响微丝的分布,并探讨了毒素致病机理及微丝参与信号转导的可能性。

  • 相关文献

[1]稻瘟病菌毒素对水稻根冠细胞微丝的影响. 雷宇华,闫芝芬,马春红,魏建昆. 2000

[2]水稻细胞质粘滞度与细胞骨架有关. 雷宇华,闫芝芬,王立安,魏建昆. 1999

[3]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冀玉988的选育及利用. 马春红,李九云,董文琦,刘子会,李运朝,郝桂琴,贾银锁. 2007

[4]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的研究进展及分析. 马春红,李九云,翟彩霞,郝桂琴,郑积德,陈霞,李广敏. 2006

[5]稻瘟病菌致病毒素对野败型不育细胞质氧化活性的影响. 闫芝芬,刘克桐,马春红,魏建昆. 1999

[6]玉米C群不同亚群雄性不育细胞质对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侵染的反应. 刘克明,苏海,崔洋,马春红,陈伟程,李大良. 1991

[7]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我国玉米小斑病菌侵染的反应及其利用前途. 刘克明,罗畔池,刘爱国,魏建昆,崔汝镜. 1986

[8]谷子抗锈候选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李志勇,赵立强,董立,全建章,董志平,董金皋. 2009

[9]三种玉米小斑病菌毒素活性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马春红,李秀丽,及增发,戴志刚,贾银锁,王立安. 2013

[10]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毒素对玉米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诱导研究. 马春红,李运朝,董文琦,翟彩霞,范尉尉,柳斌辉,王立安,任会芳. 2007

[11]四种棉花黄萎病毒素制备方法的比较. 马春红,范尉尉,董文琦,刘子会,贾银锁. 2007

[12]大丽轮枝菌粗毒素在棉花根冠细胞生物学测定方法上的研究. 范尉尉,陈霞,马春红,李广敏,张香云,耿军义. 2006

[13]HMC毒素处理诱导玉米幼苗根冠细胞凋亡的结果观察. 鲁长林,马春红,及增发,张红心,赵璞,李秀丽,王立安. 2015

[14]磷脂酶C特异性抑制剂U-73122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毒素活性的影响. 郝志敏,郝杰,李志勇,董金皋. 2010

[15]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诱导对玉米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马春红,翟彩霞,郑秋玲,董文琦,李运朝,崔四平,范尉尉,贾银锁. 2010

[16]不同荧光染色方法检测HMC毒素诱导处理玉米B37根冠细胞凋亡. 马春红,李秀丽,董文琦,张红心,戴志刚,王立安,贾银锁. 2013

[17]HMC毒素诱导玉米同核C、N细胞质细胞凋亡的荧光显微观察. 马春红,李秀丽,董文琦,张红心,李运朝,崔四平,王立安,贾银锁,戴志刚. 2011

[18]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诱导玉米离体根冠细胞凋亡的检测. 马春红,李秀丽,董文琦,李运朝,崔四平,贾银锁,王立安. 2010

[19]玉米小斑病菌毒素诱导自交系Mo17凋亡的检测. 马春红,李秀丽,董文琦,及增发,戴志刚,王立安. 2013

[20]HMC毒素诱导玉米专效寄主原生质体细胞凋亡的检测. 马春红,李秀丽,张红心,董文琦,戴志刚,王立安,贾银锁.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