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程乐乐 1 ; 李增平 1 ; 王贵贵 1 ; 罗大全 1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柄腐病;棕榈浅孔菌;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2340-23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海南棕榈科植物上一种新发现的病害(柄腐病)进行了病原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并对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测定,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致病性测定表明:从发病植株分离所得菌株在椰子叶柄和槟榔茎杆上成功定殖并扩展,并从变色部位分离得到相同的菌株,表明分离菌为病原菌;通过观察病原菌宏观形态、显微结构和ITS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为棕榈浅孔菌[Grammothele fuligo(Berk.&Broome)Ryvarden],并在木屑培养基和甘蔗段上成功诱导出该菌的子实体。对棕榈浅孔菌菌丝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30℃、连续黑暗、pH5、麦芽糖、大豆蛋白胨或酵母浸膏是菌丝生长最适条件。
- 相关文献
[1]棕榈科植物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曹红星,吴翼,范海阔,李和帅,孙程旭,王丹华. 2008
[2]棕榈科观赏植物对湛江地区气候环境的适应性. 罗萍,李土荣. 2000
[3]棕榈科植物3种病原菌的土壤拮抗放线菌筛选. 林昇强,余凤玉,牛晓庆,覃伟权,朱辉,唐庆华,宋薇薇,吴艳萍. 2013
[4]厦门棕榈科植物害虫调查. 王谨,林玉英,金涛. 2015
[5]分子标记在棕榈科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曹红星,孙程旭,吴翼,陈良秋,范海阔,覃伟权,王文泉. 2009
[6]海南儋州大王椰子椰子织蛾综合防治效果比较试验初报. 曾宪海,刘钊,唐真正,陈文宗,方骥贤. 2016
[7]椰子大观园的棕榈科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李和帅,马子龙,张军,曾鹏,黄宇峰,陈思婷. 2007
[8]棕榈科植物行道树的树种选择及种植浅议. 罗萍,罗文扬,吴桂昌. 2006
[9]棕榈科植物DNA的提取及SRAP引物筛选. 林方养,杨耀东,万婕,唐嘉,马子龙,吴翼. 2014
[10]棕榈科植物基因克隆方法的优化. 李静,王永,杨耀东,雷新涛,夏薇. 2014
[11]硅胶干燥对棕榈科植物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吴翼,刘蕊,郭爱汕,李静,杨耀东. 2019
[12]棕榈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罗文扬,罗萍. 2006
[13]香蕉假茎象甲研究进展. 尹炯,赵冬香,卢芙萍,卢辉,王玉洁. 2008
[14]抗枇杷根腐病病菌的枇杷主干内生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鲁海菊,郝小燕,崔同敏,张晓永,郑肖兰. 2014
[15]海南花生果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小玉,付登强,余凤玉,杨伟波,尹欣幸. 2020
[16]菌草绿洲一号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叶文雨,谢序泽,连加淳,王哲,牛晓庆,余文英,鲁国东. 2019
[17]草海桐链格孢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的室内筛选. 王义,胡美姣,李敏,高兆银,洪小雨,张绍刚,赵超. 2020
[18]云南河口香蕉褐足角胸叶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赵素梅,陈伟强,谢艺贤,王萌,李芹,张欣,张建春,刘学敏,张光勇,权德才,邓成菊. 2012
[19]辣椒新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裴月令,孙燕芳,冯推紫,陈园,龙海波. 2021
[20]海南茄子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爽,黄贵修,李博勋,孔祥义.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南方番茄病毒在海南省的发生分布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作者:车海彦;林雅婷;罗大全;龙海波
关键词:南方番茄病毒;小RNA深度测序;RT-PCR检测;基因组
-
侵染海南樱桃番茄的病毒种类鉴定
作者:车海彦;裴月令;孙燕芳;陈园;罗大全;龙海波
关键词:
-
橡胶树种质资源对白粉病和炭疽病的田间抗病性评价
作者:李裴春;李增平;梁晓宇;马展;林春花;贺军军;李文秀;张华林;张宇;罗萍
关键词:橡胶树;种质资源;白粉病;炭疽病;抗性评价
-
海南槟榔苗期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
作者:车海彦;曹学仁;沈文涛;黄丽云;罗大全
关键词:槟榔;种苗;病虫害;调查
-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槟榔叶片黄化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作者:禤哲;车海彦;曹学仁;贺延恒;罗大全
关键词:槟榔;黄化;转录组测序
-
槟榔黄化植原体在叶片中周年消长规律探究
作者:车海彦;曹学仁;林雅婷;罗大全
关键词:槟榔黄化病;植原体;季节;消长
-
海南岛黄瓜病毒病种类鉴定及其发生分布研究
作者:车海彦;曹学仁;贺延恒;罗大全
关键词:海南岛;黄瓜病毒病;小RNA深度测序;病原鉴定;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