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远缘杂交对彩色棉品种性状影响及品种改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冯克云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天然彩色棉;远缘杂交;纤维色泽;品质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08 年 17 卷 05 期

页码: 190-1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远缘杂交结合系统选择方法,以天然棕色棉BC1089、绿色棉GC1011(Gossypium hirsutum L)和白色海岛棉324(Gossypium barbadense L)为亲本配置杂交组合,从F1代开始连续自交,在其分离后代中选育出性状稳定的彩色棉新种质,这些种质材料的纤维品质和产量都比其亲本有所改进,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远缘杂交后代稳定株系纤维品质及产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 相关文献

[1]芸芥(Eruca sativa Mill.)与芸薹属(Brassica L.)3个油用种的远缘杂交. 孙万仓,官春云,孟亚雄,刘自刚,张涛,李栒,杨随庄,令利军,陈社元,曾秀存,王鹤龄. 2005

[2]杏李远缘杂交新品种'陇缘红'的选育. 赵秀梅,李红旭,王发林,牛茹萱,王晨冰,李宽莹. 2021

[3]李、杏属间远缘杂交及杂种胚培养技术研究. 王发林,赵秀梅,李红旭,郝燕. 2003

[4]天然绿色棉与海岛棉远缘杂交研究初报. 冯克云. 2006

[5]苹果与梨远缘杂交种甘金和甘红果实品质特性评价及分子水平鉴定. 孙文泰,董铁,王萍,马明. 2023

[6]远缘杂交对陆地棉抗黄萎病的改良效应. 刘海民,冯克云. 2012

[7]甘蓝型与白菜型冬油菜杂交F_1代植物学性状及自交亲和性分析. 赵艳宁,米超,孙万仓,刘自刚,武军艳,方彦,李学才,刘海卿,董云. 2016

[8]对彩色棉远缘杂交后代纤维性状分离结果的分析. 冯克云. 2003

[9]芝麻菜属与芸薹属属间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张涛,孙万仓. 2003

[10]特色梨新优品种选育. 王发林,李红旭,李(氵隐)生. 2007

[11]CIMMYT小麦在我国的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研究. 吴振录,张勇,何中虎,樊哲儒,辛文利,邵立刚,李元清,杨文雄,魏亦勤,马晓刚,潘超,刘艳萍. 2003

[12]高粱DNA导入小麦后代的和面仪曲线变化. 王晓娟,李兴林,倪建福,王亚馥. 2000

[13]氮素营养对黄土高原旱地玉米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宋尚有,王勇,樊廷录,高育锋,唐小明,李尚中. 2007

[14]播量与留茬高度对老芒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生文,史静,宫旭胤,汪茜,武慧娟,张丽珍,陈本建. 2015

[15]连作对砂田土壤质量及西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薛亮,马忠明,杜少平. 2011

[16]播量与刈割次数对老芒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生文,史静,宫旭胤,汪茜,武慧娟,张丽珍,陈本建. 2014

[17]氮肥运筹对砂田西瓜产量、品质及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马忠明,杜少平,薛亮. 2015

[18]氮磷钾配施对砂田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杜少平,马忠明,薛亮. 2016

[19]甘肃小麦品种(系)HMW-GS遗传变异分析. 李望鸿,李玉芳,庞斌双. 2004

[20]供氮水平对不同紫花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晓静,刘艳楠,蒯佳林,齐敏兴,张晓磊.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