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许泳清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巴西牵牛;组织培养;组培苗;技术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科技
ISSN: 0253-2301
年卷期: 2014 年 12 期
页码: 5-6
摘要: 以巴西牵牛试管苗的茎尖为外殖体,对巴西牵牛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巴西牵牛组培苗腋芽生长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
- 相关文献
[1]日本山葵的组培快繁试验研究. 林加根,赖正锋,吴维坚,吴江,汤建辉. 2008
[2]枇杷组培苗的过渡栽培. 陈扬祥,杨永青. 1992
[3]栽培基质对多花黄精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饶宝蓉,刘忠辉,周先治,陈泳和,谢冬容,陈木兰,陈琦辉. 2020
[4]影响香石竹组培苗玻璃化现象的若干因素. 周莉娟,姜秀勇. 1999
[5]文心兰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 罗远华,叶秀仙,钟淮钦,黄敏玲. 2023
[6]草莓组培苗高山夏季驯化试验. 朱炳耀,陈立忠,郑益平,钟娴,杨志敏,蔡宣梅,陈坚. 2015
[7]不同蔗糖浓度对猕猴桃组培苗离体保存的影响. 高敏霞,赖瑞联,冯新,陈文光,陈义挺. 2021
[8]植物激素对果蔗组培苗分蘖的影响. 李和平,张树河,潘世明,林一心. 2014
[9]果蔗组培苗的假植技术. 王子琳,汤浩,李海明,潘世明,王水琦,曾东火. 2003
[10]除草剂对东方百合组培苗鳞茎后熟的初步影响. 蔡宣梅,郭文杰,张洁,方少忠. 2016
[11]水稻植株及其内生微生物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异质性. 胡桂萍,刘波,郑雪芳,张建福,谢华安. 2011
[12]黑皮果蔗组培苗假植及定植技术. 吴松海,何云燕,郑家祯,林国容,林一心. 2013
[13]草莓品种的亲缘关系及其不同继代次数的叶片组培苗的RAPD分析. 朱海生,李永平,林珲,温庆放. 2010
[14]西北地区苦瓜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黄贤贵,赖呈纯,张武君,林永胜,张伟光,张玉灿. 2017
[15]谈三系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组装技术. 刘文炳,郑旋,林琼,林志强,曾海清,张水金,杨东. 2010
[16]我国生猪产业链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史怀,张海峰,叶鼎承. 2021
[17]福建省芥菜高山加代繁育关键技术. 丘启松,张双照,黄发茂,薛珠政. 2020
[18]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技术与策略. 刘荣章,曾玉荣,翁志辉,吴越,翁伯琦. 2006
[19]山坡农地水土流失防治技术若干进展与成效分析. 翁伯琦,邓启明. 2002
[20]福建省沼气工程技术发展现状. 徐庆贤,林斌,官雪芳,钱午巧,包武.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胚性愈伤诱导和植株再生试验及福薯604胚性悬浮体系的建立
作者:许泳清;张鸿;李国良;李华伟;林赵淼;邱永祥;邱思鑫
关键词:甘薯;胚性悬浮体系;植株再生
-
马铃薯营养品质变异特征及优异品系发掘
作者:罗文彬;许国春;李华伟;林志坚;兰毓芳;许泳清;纪荣昌;邱思鑫;汤浩
关键词:马铃薯;品系;营养品质;遗传变异;筛选
-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4-差向异构酶编码基因galE影响甘薯青枯菌致病性和碳代谢
作者:张鸿;林志坚;祝金栋;林赵淼;李国良;许泳清;刘中华;邱永祥;邱思鑫
关键词:甘薯青枯菌;甘薯瘟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4-差向异构酶;胞外多糖;半乳糖代谢;碳代谢
-
叶菜型甘薯叶绿体基因组及其特征分析
作者:李国良;张鸿;林赵淼;许泳清;许国春;李华伟;纪荣昌;罗文彬;邱永祥;邱思鑫;汤浩
关键词:叶菜型甘薯;叶绿体基因组;SSR;系统发育分析
-
施肥方式对闽彩薯4号脱毒苗农艺性状及微型薯繁育的影响
作者:许泳清;许国春;李华伟;纪荣昌;罗文彬;汤浩
关键词: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微型薯;施肥;闽彩薯4号
-
优质紫色甘薯新品种福薯34选育与栽培技术
作者:邱永祥;邱思鑫;张鸿;林赵淼;纪荣昌;许泳清;李国良
关键词:紫色甘薯;福薯34;选育;栽培技术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福建北部马铃薯晚疫病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析
作者:李华伟;罗文彬;许国春;刘中华;林志坚;许泳清;纪荣昌;邱思鑫;汤浩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根际微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