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淑倩 1 ; 韦红显 1 ; 卢芙萍 1 ; 武华周 1 ; 娄德钊 1 ; 耿涛 1 ; 王树昌 1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蓖麻蚕;蓖麻毒素;代谢;解毒;还原型谷胱甘肽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23 年 49 卷 004 期
页码: 324-3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蓖麻蚕及蚕蛹是食用、饲用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但蓖麻蚕体内蓖麻毒素残留量及代谢解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严重限制其食品化、饲料化开发应用.为解析蓖麻毒素在蓖麻蚕体内的代谢解毒机制,对蓖麻蚕5龄幼虫添饲或注射蓖麻毒素,分析蓖麻蚕对蓖麻毒素的吸收率、注射毒素致死中量、毒素代谢降解率,检测GST-GSH-Px解毒体系酶活性变化,并分析添饲谷胱甘肽(GSH)对蓖麻蚕存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蓖麻蚕对蓖麻毒素的吸收率约为0.12%,大部分毒素随蚕沙排出体外.蓖麻蚕全龄添饲毒素原液(2.319 mg/mL)并未死亡,但注射致死中量LD50为13.90 ng/g.添饲蓖麻毒素后,1~5龄幼虫、蚕蛹、5龄蚕血淋巴和中肠中的蓖麻毒素含量极低(0.32~0.59 ng/g);添饲毒素后幼虫对毒素的降解率达99.99%,而注射毒素幼虫对毒素的降解率为97.57%.进一步分析表明,蓖麻蚕添饲毒素后全蚕、血淋巴和中肠中GSH含量以及GR、GST、GSH-Px酶活性均显著提高;注射毒素后,全蚕和血淋巴中GSH含量先降后升,而GR、GST、GSH-Px酶活性则显著上调,中肠中GR、GST、GSH-Px酶活性呈上调趋势,但增幅比血淋巴更小,说明血淋巴和中肠是主要解毒组织,依赖GST-GSH-Px解毒防御体系完成毒素代谢;注射GSH能够延长幼虫致死中时(LT50)18.52 h,进一步确认GST-GSH-Px解毒防御体系在蓖麻毒素代谢降解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明确蓖麻蚕及蚕蛹体内蓖麻毒素含量极低,蓖麻蚕依赖血淋巴和中肠中的GST-GSH-Px解毒防御体系降解体内蓖麻毒素.上述结果为蓖麻蚕及蚕蛹的食用化、饲料化安全评价以及蓖麻蚕毒素解毒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木薯叶养蚕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贾雪峰,李标,张振文,叶剑秋,欧文军. 2016
[2]椰子油的生理活性(Ⅴ):代谢与平衡. 颜巧丽,邓福明,赵松林,陈卫军. 2013
[3]植物14-3-3蛋白的功能及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刘凡,李美英,徐碧玉. 2008
[4]巴西橡胶树中2个NADP-苹果酸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特性分析. 曹冰,龙翔宇,肖小虎,唐朝荣.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应用进展及对策建议
作者:陈燕羽;罗劲梅;李萍;石旺鹏;王树昌;陈俊谕;迟元铭;陈丽丽;王昊祺
关键词: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研究应用;对策建议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气孔、光合相关生理因素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研究
作者:皇晶晶;李叶;耿涛;娄德钊;林培群;武华周
关键词:气孔特性;光合参数;营养成分;农艺性状;结构方程模型
-
植物嫩叶气味成分对海南长臂猿食物选择的影响分析
作者:武华周;皇晶晶;娄德钊;耿涛;林培群;王树昌
关键词:海南长臂猿;取食习性;植物气味;红椎;黄叶树;枫香;五列木
-
昌江石碌铁矿排土场边坡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植物筛选
作者:曾志良;黄钰洁;吴春标;谢云会;卢芙萍;庄令
关键词:铁矿;排土场;重金属污染;修复植物
-
海南草地贪夜蛾生物型鉴定与分析
作者:王秀婷;卢辉;吕宝乾;唐继洪;骆焱平;王树昌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分子标记;碳稳定同位素;生物型
-
一种优化的桑树花芽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作者:李叶;刘家粮;武华周;林培群;皇晶晶;王树昌
关键词:桑树;花芽;石蜡切片;显微结构
-
As和Ni超标矿山土壤对不同桑树品种生长及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吴春标;谢云会;耿涛;武华周;娄德钊;王树昌;卢芙萍
关键词:桑树;As;Ni;复合污染;富集;生长;根际土壤微生物;品种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