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甘林 1 ; 代玉立 1 ; 刘晓菲 1 ; 兰成忠 1 ; 杨秀娟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解淀粉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抑菌活性;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95-1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发掘防治香蕉枯萎病的高效生防菌资源,为有效控制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福建省香蕉产区野生香蕉根际土壤中分离菌株,以香蕉枯萎病菌为靶标,采用平板对峙法、代谢物抑菌试验、抑菌谱和耐毒素能力测定筛选具有拮抗活性的生防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和gyrA基因序列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生防菌株的鉴定,并采用灌根法测定生防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野生香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95株细菌,以香蕉枯萎病菌为靶标,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拮抗活性的细菌17株,其中菌株NJ-1和NJ-4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带宽度分别达12.67和11.67 mm;不同拮抗细菌菌株间的代谢物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存在差异,其中菌株NJ-1和NJ-4的抑菌效果较好,抑制率分别达89.06%和88.47%。菌株NJ-1和NJ-4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谱广,且对5%的香蕉枯萎病菌粗毒素具有一定的耐受性。经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鉴定,菌株NJ-1和NJ-4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NJ-1和NJ-4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防治效果分别为71.69%和70.75%,且与对照药剂450 g/L咪鲜胺水乳剂1 000倍液处理相比,菌株NJ-1和NJ-4对促进香蕉苗株高、根长生长有显著优势。【结论】菌株NJ-1和NJ-4对香蕉枯萎病具有高效的生防潜力,而且对香蕉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相关文献
[1]短短芽孢杆菌JK-2(Brevibacillus brevis)胞外物质抗香蕉枯萎病菌的稳定性. 黄素芳,肖荣凤,杨述省,朱育菁,刘波. 2010
[2]生防菌FJAT-346-PA的内生定殖特性及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余超,肖荣凤,刘波,林乃铨,陈璐. 2010
[3]枯草芽胞杆菌T122F内生定殖及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石妞妞,杜宜新,阮宏椿,杨留水,甘林,杨秀娟,陈福如. 2015
[4]芽孢杆菌FJAT-55034的鉴定、生长特性及对梨轮纹病菌的抑菌活性. 车建美,赖恭梯,赖呈纯,陈冰星,陈倩倩,林思连,叶鹏鹏,刘波. 2023
[5]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葡萄生长、品质及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 车建美,赖恭梯,李思雨,郭奥琳,陈冰星,陈杏,刘波,赖呈纯. 2024
[6]贝莱斯芽孢杆菌FJ17-4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 兰成忠,林雄,甘林,代玉立,刘晓菲,杨秀娟,蒋军喜. 2022
[7]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缪伏荣,陈鑫珠,邱华玲,刘景. 2021
[8]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肥在茶叶上的应用研究. 林斌,黄菊青,官雪芳,郑炎,徐庆贤,王琦,钱蕾,郑怡,张臣心,汤铜华,赵孟涛. 2019
[9]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研究. 邱思鑫. 2008
[10]枯草芽孢杆菌CS16发酵条件及其抑菌活性物质研究. 张慧,白丹虹,陈济琛,邱宏端,林新坚. 2015
[11]枯草芽孢杆菌CS16诱导香蕉抗病性相关防御酶系的研究. 林陈强,李占飞,张慧,林戎斌,林新坚,陈济琛. 2013
[12]香蕉枯萎病菌fga1基因克隆及其多样性研究. 李春雨,陈石,孙清明,邝瑞彬,左存武,郑加协,周红玲,易干军. 2011
[13]抗病品种在香蕉枯萎病绿色防控上的应用. 甘林,杜宜新,郑加协,杨秀娟,阮宏椿,石妞妞,陈福如. 2016
[14]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和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杨秀娟,杜宜新,甘林,阮宏椿,陈福如. 2008
[15]抗香蕉枯萎病菌拮抗菌的鉴定及其定殖. 杨秀娟,何玉仙,陈福如,阮宏椿. 2007
[16]香蕉枯萎病菌新毒素——白僵菌素的鉴定. 李春雨,陈石,左存武,邝瑞彬,易干军. 2011
[17]枯草芽孢杆菌T122F菌剂对香蕉的生物效应研究. 甘林,陈汉鑫,杨留水,阮宏椿,杜宜新,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2014
[18]香蕉植株体内镰刀菌和内生细菌的分布. 李燕丹,肖荣凤,刘波. 2009
[19]生防菌FJAT-346对香蕉枯萎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余超,刘波,林乃铨,肖荣凤,吴水金. 2010
[20]ANTI-8098A标记前后异质性及抑菌活性比较. 张彦,车建美,刘波.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鞘腐病抗病性及生防菌剂防病效果研究
作者:阮妙鸿;郑秀琴;甘林;黄伟群;代玉立;兰成忠;杨秀娟
关键词:鲜食玉米;鞘腐病;抗性测定;生态位;生防菌剂;生物防治
-
黄瓜枯萎病菌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和防效测定
作者:兰成忠;甘林;代玉立;刘晓菲;杨秀娟;蒋军喜
关键词:黄瓜枯萎病;尖孢镰刀菌黄瓜;生物防治;贝莱斯芽胞杆菌
-
抗感玉米自交系对小斑病菌早期侵染反应的转录组分析
作者:甘林;兰成忠;阮妙鸿;刘晓菲;黄伟群;代玉立;杨秀娟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菌;转录组;基因表达;互作机制;抗病性
-
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不同敏感性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作者:代玉立;甘林;刘晓菲;兰成忠;杨秀娟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敏感性;吡唑醚菌酯;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
-
玉米大斑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应用
作者:代玉立;刘晓菲;甘林;兰成忠;滕振勇;杨秀娟
关键词:大斑凸脐蠕孢;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扩增效率;表达稳定性
-
7种杀菌剂及避雨栽培对林下三七圆斑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兰成忠;林雄
关键词:三七;圆斑病;杀菌剂;避雨栽培;防治效果
-
酸性氧化电位水对玉米种子表面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及其安全性评价
作者:甘林;何心怡;郑秀琴;代玉立;卢学松;杨秀娟
关键词:玉米种子;酸性氧化电位水(酸化水);微生物;抑制作用;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