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厉晓腊 1 ; 金轶伟 1 ; 柴一秋 1 ; 陈官菊 1 ; 刘又高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致病性;增殖;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06 年 26 卷 04 期
页码: 265-2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EpNPV)的室内外增殖、分离粗提,以及对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室内毒力测定、田间防治效果和病毒电镜检测。采用室内离体茶树嫩枝水培,106PIB/mlEpNPV喷雾接种2~3龄茶毛虫,或大田直接喷雾处理2~3龄茶毛虫,在罹病幼虫液化前及时收集虫尸,完成病毒增殖。106PIB/ml、107PIB/ml、108PIB/mlEpNPV室内处理第12天致病率分别为43.60%、76.13%和64.68%;第14天致病率分别为59.17%、95.71%和95.70%。大田试验107PIB/ml喷雾处理第15天防治效果达78.11%。经透射电镜观察田间防治大量感病茶毛虫虫尸,证实为EpNPV致病死亡。
- 相关文献
[1]几种无公害农药对茶毛虫的防治试验. 陈官菊,厉晓腊,刘小丽,金轶伟,刘又高,柴一秋. 2008
[2]春兰离体根状茎生长和分化的研究. 孔凡龙,贾玉芳,柴明良,徐晓薇,李方. 2009
[3]文心兰花梗诱导及继代增殖培养试验. 杨燕萍,徐晓薇,张庆良,姚丽娟,林霞,曾爱平,张旭乐. 2010
[4]金线莲的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 潘晓韵,陈常理,赵张建,金亮,林延慧. 2017
[5]亨利兜兰茎尖诱导与离体快繁试验. 杨燕萍,徐晓薇,姚丽娟,林霞,张庆良,张旭乐,黄建. 2011
[6]蝴蝶兰类原球茎增殖和脱分化的研究. 徐晓薇,柴明良,姚丽娟,曾爱平. 2006
[7]铁皮石斛类原球茎液体悬浮培养增殖体系构建. 鲍腾飞,徐步青,王芬,孟金玲,林霞,钱仁卷,崔永一. 2010
[8]观音莲的工厂化组织培养. 陈中林,王月英,姚丽娟,徐晓薇,曾爱平. 2006
[9]铁皮石斛原球茎诱导分化与增殖试验. 石丽敏,卢华兵,胡贤女. 2015
[10]何鲁牵牛的组培快繁研究. 吕永平,王燕,牟豪杰,汪一婷,李海营. 2016
[11]2'-岩藻基乳糖对益生菌定殖及抗炎能力的影响. 杨文君,刘同杰,梁曦,张喆,崔庆宇,吕优优,公丕民,易华西,章检明,刘大群,张兰威. 2021
[12]亚油酸、亚麻酸及二者不同比例对鸡原代肝细胞增殖的影响. 齐珂珂,蒋瑞瑞,赵桂苹,陈继兰,郑麦青,文杰. 2012
[13]杀虫剂丁烯氟虫腈对家蚕卵巢培养细胞(BmN)的毒性试验. 钟石,朱俭勋,李有贵,王新全,计东风. 2016
[14]生石花植株离体再生及组培快繁研究. 牟豪杰,王燕,吕永平,汪一婷,李海营. 2016
[15]HSD17B12对兔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韩旭东,任宇尧,刘燕,赵博昊,吴信生,陈阳. 2024
[16]农杆菌介导的马唐生防菌Col-68(Colletotrichum hanaui)转化及致病突变体筛选. 邱海萍,陈娟,姜华,王教瑜,毛雪琴,孙国昌. 2011
[17]不同遗传背景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析. 郝中娜,朱旭东,杨仕华,吴伟,陶荣祥. 2006
[18]稻瘟病菌致病性及其变异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王教瑜,孙国昌,林福呈,杜新法,柴荣耀,邱海平,张震. 2005
[19]变色谷弯孢菌的遗传结构及其致病性. 刘桂. 2003
[20]枸头橙茎隐点病病原对一些柑桔品种的致病性. 王洪祥,陈国庆.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力提升的思考-以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例
作者:金轶伟;方鸣;姚坚强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力;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几种杀菌剂对番茄青枯病菌的室内抑菌研究
作者:厉晓腊;方鸣;陈官菊;刘又高;蔡瑞杭;王根锷;柴一秋
关键词:青枯病;杀菌剂;农药;抑菌
-
农林种植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态势分析
作者:金轶伟;朱碧纯;郑坚;陈秋夏
关键词:农林;种植业;专利;科技成果转化;态势分析
-
生防药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陈官菊;厉晓腊;方鸣;刘又高;蔡瑞杭;柴一秋
关键词:草莓灰霉病;生物农药;抑菌效果;田间防效
-
蝉花多糖对雁荡麻鸡蛋品质的影响初探
作者:冯大地;周诗意;叶听蕉;刘素贞;魏彩霞;柴一秋
关键词:蝉花多糖;雁荡麻鸡;蛋品质
-
红火蚁蚁巢采集及转移方法
作者:柳跃泽;张莉丽;黄俊;张娟;许益鹏;李晓维;刘又高;章金明;张治军;吕要斌
关键词:红火蚁;蚁巢;转移装置;生物安全
-
两种红火蚁监测方法应用效果的比较
作者:黄俊;丁浩毅;钱诚;张娟;李晓维;刘又高;章金明;张治军;吕要斌
关键词:红火蚁;监测;诱饵;觅食;入侵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