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田惠兰 1 ; 王崇孝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期刊名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ISSN: 1673-288X
年卷期: 1978 年 016 期
页码: 1-9
摘要: 关于致癌物质,有很多报导,本文仅谈有关3·4--苯并蓖污染土壤和植物的问题.一九二二年,英国研究者莱齐推断,不是整个煤焦油都有致癌作用.以后十年,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目的在于寻找有直接致癌效应的煤焦油馏分.很快就查明,煤焦油在极高的温度下(高于摄氏五百~六百度)干馏,它的致癌特性比在较低温度下(摄氏三百~四百度)干馏的强.煤焦油在摄氏二百~三百度温度下的馏出物,一般不引起癌症.英国人肯纳韦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试验,他将植物茎杆、木柴、皮肤等有机物和乙炔等简单烃类在纯氢中高温蒸馏,馏出的焦油抹在老鼠皮肤上会造成癌变.这证明,有致癌特性的物质是由碳和氢组成的,也就是烃类.耶格尔发现,致癌烃类都具有萤光.到一九三二年,肯纳韦、耶格尔及其同事发现,这些烃类中有一个1,2,5,6--二苯并蒽有致癌作用,将它注入老鼠皮下能引起肉瘤.将这种物质的苯溶液涂在老鼠皮肤上,则产生癌.分析1,2,5,6--二苯并蒽的致癌作用证明,它比其它一些煤焦油样品的作用要弱.一九三三年以后的研究致力子寻找煤焦油中比1,2,5,6--二苯并蒽致癌作用强的物质.以后,科克从致癌煤焦油中分离出3·4--苯并蓖,它的致癌作用比1,2,5,6二苯并蒽强一倍,即引起的肿瘤要大一倍,而所需的时间更短.把这些致癌物质涂在老鼠皮肤上引起癌,皮下注入时产生肉瘤及肺腺瘤等.说明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