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光周期迟钝基因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玉平 1 ; 李杏普 1 ; 赵风梧 2 ; Worland A J. 3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研究所

3.John

关键词: 冬小麦;Ppd_1基因;近等基因系;生育期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01 年 5 卷 01 期

页码: 36-40

摘要: 利用携带光周期迟钝基因(Photoperiodl简称Ppd_1)的6套近等基因系分别与其背景亲本AVALON、BRIGAND、BRIMSTONE、MERCIA、NORMAN及RENDZVOUS相比较,研究该基因在石家庄地区生态条件下对冬小麦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基因提高了小麦品种在石家庄地区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2)它明显缩短小麦生育期,尤其是缩短拔节到抽穗的天数,使其提早抽穗、开花及成熟。因此认为该基因对石家庄地区生态条件下的小麦早熟育种利用价值很大。

  • 相关文献

[1]河北省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分析. 马辉杰,康西言. 2010

[2]Rht8、Rht10、Rht12矮杆基因对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杏普,兰素缺,张业伦,张京惠,冯延茹,刘书娥,Gale MD,Worland T J. 2009

[3]光周期迟钝基因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刘玉平,李建平,兰素缺,赵风梧,李杏普,AJWorland. 2001

[4]不同Rht基因在冬小麦育种中的利弊分析. 李杏普,毛沛,段喜顺,庞春明,AJ.Worland. 1999

[5]Rht8、Rht10和Rht12矮秆基因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李杏普,兰素缺,张京慧,冯延茹,刘书娥,张业伦,Gale M D,Worland T J. 2009

[6]不同矮秆基因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杏普,蒋春志,刘洪岭. 1998

[7]小麦株市近等基因系的RAPD标记研究. 郭北海,张忠廷. 2000

[8]Rht-B1b,Rht-D1b,Rht-B1c小麦矮秆基因及其互作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杏普,兰素缺,冯延茹. 2006

[9]不同Rht基因对小麦子粒品质的影响. 李杏普,刘玉平,郭文奇,郭丽敏,庞春明,王丽娜,Worland A J,Gale MD. 2001

[10]花生籽仁中10种氨基酸含量遗传与QTL定位分析. 郭颂,胡朋举,宋亚辉,金欣欣,苏俏,刘立峰,杨永庆,王瑾. 2025

[11]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12]一九八一年度农业科研成果简报. 马万福. 1982

[13]太行山前平原区常规作物生育期降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韩素卿,贾士靖. 2012

[14]陆地棉株型及生育期相关性状QTL定位. 贾晓昀,王士杰,赵红霞,朱继杰,李妙,王国印. 2021

[15]河北南部平原春甘薯生育期气候因子及其生产潜力的变化. 赵玉兵,孙东磊,李武龙,胡亚亚,韩美坤,马志民. 2019

[16]国家棉花品种区试方案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崔瑞敏,刘存敬,刘素恩,耿军义,王兆晓,张香云,甘秀莉. 2009

[17]玉米生育期的海拔效应研究. 陈学君,曹广才,贾银锁,吴东兵,陈婧,于亚雄,李唯,李杰. 2009

[18]播期对春播绿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范保杰,刘长友,曹志敏,张志肖,苏秋竹,田静. 2011

[19]国家棉花品种区试方案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刘存敬,崔瑞敏,刘素恩,耿军义,王兆晓,张香云,甘秀莉. 2009

[20]不同水分供应下玉米全硅含量比较. 王雪征,庞建周,茜晓哲,柳斌辉.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