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旱地地膜玉米集雨补灌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绪成 1 ; 夏芳琴 1 ; 杨封科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旱地;地膜玉米;集雨补灌时期;种植方式;效应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03 年 11 期

页码: 21-23

摘要: 对不同田间微地形集雨技术和关键期补灌技术组合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在陇中半干旱地地膜玉米集雨补灌的最优组合模式为膜上沟播种植并在大喇叭口期补灌 ,在试验当年玉米全生育期降水量为 2 82 mm的条件下补灌 4 5 mm,产量可达到 8877.5 kg/ hm2 ,水分利用效率达 2 9.2 kg/ (m m· hm2 )

  • 相关文献

[1]旱地地膜玉米有限供水效应研究. 刘一. 2003

[2]旱地不同年型地膜小麦、玉米集雨节灌的产量效应. 王勇,王立明,樊廷录,崔明九. 2000

[3]旱地玉米覆盖栽培的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 杨封科,高世铭,张绪成,马一凡. 2014

[4]旱地春玉米喷施生长调节剂和微肥效应研究初报. 高育锋. 2005

[5]陇东旱塬地膜玉米限量供水效应研究. 崔明九. 2000

[6]甘肃旱地冬小麦主栽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及其相关性研究. 罗俊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农所,樊廷录,王勇,高育峰. 2005

[7]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张国平,郭天文,吕军峰. 2011

[8]临夏州高寒阴湿区杂交油菜氮硫配施效应研究. 崔云玲,王成宝. 2011

[9]种植方式对高寒阴湿旱作区马铃薯的影响. 罗爱花,陆立银,胡新元,谢奎忠,柳永强,孙小花. 2020

[10]种植方式对直播当归药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米永伟,龚成文,王国祥,蔡子平,刘顺平. 2020

[11]甘肃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展望. 于庆旭,张陆海,蔡子平,刘燕,龚艳,曹光乔. 2023

[12]不同穴播种植与施肥对春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吕军峰,张绪成,郭贤仕. 2013

[13]种植方式与密度对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陈光荣,高世铭,张国宏,王立明. 2010

[14]种植方式对当归田土壤酶活性时空分布的影响. 米永伟,龚成文,邵武平,柳利龙,杨晓波. 2023

[15]不同穴播种植方式与平衡施肥对旱地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侯慧芝,吕军峰. 2012

[16]陇中黄土高原区不同种植方式对高原夏芹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张芮,张海粟,董博,赵霞,温文,陈志丕,袁超,焦兆祥,李青青. 2023

[17]不同耕作和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杨如萍,郭贤仕,吕军峰,侯慧芝,郭天文. 2010

[18]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高效种植方式研究. 胡新元,郭天文,邱进怀,杨生茂,郭永杰,何贵文. 2001

[19]旱作大豆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壤水分、温度及增产效应研究. 王立明,陈光荣,杨如萍,张国宏,陈其鲜. 2012

[20]陇东旱塬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及杂草发生的影响. 王立明,王勇,樊廷录.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