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华北地区地膜残留及典型覆膜作物残膜系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丹 1 ; 胡万里 2 ; 刘宏斌 1 ; 杜连凤 3 ; 徐钰 4 ; 成振华 5 ; 孙世友 6 ; 王洪媛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4.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5.天津市农业环境保护管理监测站

6.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地膜;土壤;作物;华北地区;地膜残留系数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6 年 03 期

页码: 1-5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阐明华北地区残膜污染现状及当年地膜残留系数,2008-2011年采用问卷调查及样方检测方法对华北地区主要作物的地膜残留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在此基础上2011-2014年通过定点试验监测方法研究典型覆膜作物(花生、棉花)的地膜残留系数。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土壤耕层地膜残留强度分布范围为0.2~82.2 kg/hm2,其平均值为26.8 kg/hm2。区域内不同作物和不同省份间地膜残留强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花生和棉花地膜残留强度较高,分别为32.0和31.8 kg/hm2;华北地区所有省份中,河北省农田地膜残留强度最高,为36.8 kg/hm2。2011年,华北地区农田地膜残留总量为14.8万t,其中地膜残留总量居前3位的作物是蔬菜(5.5万t)、棉花(3.9万t)、花生(3.0万t),占残膜总量的83.8%。3 a的地膜残留系数定点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和棉花的地膜残留系数分别为9.7%和14.3%,如果一直沿用目前的地膜使用模式,预计到2021年,花生地和棉田的地膜残留强度将会达到69.1和70.4 kg/hm2,超过国家农田残膜限值标准,成为残膜污染区域。研究可为华北地区残膜防治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华北地区农业协同创新对策分析. 马铭泽,蒲娜娜,岳增良,董文琦. 2016

[2]一年两熟区农田机械化耕作循环生产模式及配套机具试验研究. 张辉辰,王惠新,李淼. 2010

[3]作物品种抗旱丰产节水性鉴定与应用研究进展. 张文英,柳斌辉,栗雨勤. 2011

[4]华北旱地覆膜对春甘薯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效应. 刘胜尧,张立峰,贾建明,范凤翠,石玉芳,李志宏. 2015

[5]应用RZWQM模型模拟华北玉米土壤剖面水氮迁移及淋溶特征. 薛长亮,张克强,张国印,杨德光,宋帅,王风. 2014

[6]RZWQM模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氮素运移及损失特征. 薛长亮,张克强,杨德光,张国印,王国平,王风. 2015

[7]华北地区农业节水技术发展态势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崔永增,高振宏,贾秀领. 2014

[8]棉花残膜回收的现状及分析. 赵存鹏,赵贵元,郭宝生,王凯辉,张小东. 2016

[9]利用热脉冲技术测定饱和土壤中水流量及水流速率. 任图生. 1999

[10]黑龙港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的技术效益分析. 杨金深,Elwin GSmith,郑彦平. 2000

[11]内源激素对作物高效用水的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张凤莲,董文琦,岳增良,董宝娣. 2011

[12]黑龙港地区不同作物综合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冯伟,张海娜,孙旭升,岳增良. 2017

[13]主要作物新品种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与应用. 栗雨勤,张文英,谢俊良,彭海成,李建兵,卜俊周. 2006

[14]基于水资源状况的河北低平原种植结构调整. 李志宏. 2003

[15]通过生物工程创造抗除草剂作物新品种的技术与实践. 吕德滋,李洪杰,李香菊. 2000

[16]土下覆膜与适宜灌水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率. 何立谦,张维宏,杜雄,张永升,王磊,曹彩云,李科江. 2016

[17]作物不同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机理的研究进展. 孙昌禹,董文琦,刘孟雨,董宝娣. 2009

[18]干旱条件下施肥效应及其作用机理. 关军锋,李广敏. 2002

[19]不同施氮量对华北平原作物产量及土体硝态氮分布和累积的影响. 茹淑华,张国印,孙世友,耿暖,王凌. 2012

[20]作物节水栽培. 马瑞崑,贾秀领.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