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华 1 ; 苏俊波 2 ; 林兆里 1 ; 杨俊贤 3 ; 杨颖颖 1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3.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甘蔗;机械化;追肥量;品种;蔗茎产量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2 年 33 卷 08 期
页码: 1354-135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在机械化生产模式下,研究3种追肥量处理对7个甘蔗品种的蔗茎产量及其构成性状、蔗茎伸长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蔗茎产量的构成主要取决于品种特性,7~8月份月长速和月长速差值可作为了解品种伸长生长特性和进行节本管理的有益指标,对蔗茎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将供试品种分为两种产量类型,并讨论了不同类型品种在机械化生产模式下的栽培管理要点。
- 相关文献
[1]中糖1号甘蔗新品种第13轮国家联合区试的综合评价. 甘仪梅,蔡文伟,徐良年,曹峥英,武媛丽,彭李顺,杨本鹏. 2023
[2]中糖2号在国家第13轮甘蔗品种区试的综合评价. 甘仪梅,杨本鹏,蔡文伟,曹峥英,武媛丽,彭李顺. 2024
[3]带黑穗病菌蔗种的种植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 杨本鹏,熊国如,冯翠莲. 2014
[4]3ZSP-2型甘蔗中耕施肥培土机刮板式排肥装置参数优化. 李明,张婷,董学虎,汪春,牛钊君,葛畅,韦丽娇,Li Ming,Zhang Ting,Dong Xuehu,Wang Chun,Niu Zhaojun,Ge Chang,Wei Lijiao. 2016
[5]我国甘蔗机械化深施肥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韦丽娇,董学虎,李明,黄伟华,葛畅,牛钊君,常国志,陈继色,刘信鹏,陈小艳. 2019
[6]甘蔗机械化收获后的宿根性能分析. 苏俊波,孔冉,罗炼芳,李栋梁. 2016
[7]两个甘蔗品种机械收获后糖分转化损失分析. 苏俊波,孔冉,罗炼芳,张华,陈由强,陈如凯. 2015
[8]第二轮国家甘蔗品种集成示范在海南临高的试验结果分析. 蔡文伟,熊国如,伍苏然,杨本鹏. 2014
[9]4个巴西甘蔗新品种的适应性. 李建辉,闫庆祥. 2008
[10]10个甘蔗新品种在海南临高的丰产性及黑穗病抗性鉴定. 蔡文伟,熊国如,曾军,彭李顺,曹峥英,杨本鹏. 2019
[11]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早期快速鉴定甘蔗品种的耐旱性. 安东升,卢李威,黄文甫,孔冉,严程明,赵宝山,苏俊波. 2023
[12]海南儋州第一轮国家甘蔗品种集成示范试验. 蔡文伟,张树珍,王俊刚,熊国如,伍苏然,王文治,罗尊喜,杨本鹏. 2013
[13]不同甘蔗品种的机械化收获损失研究. 张华,林兆里,罗俊,苏俊波. 2012
[14]第五轮国家甘蔗品种集成示范湛江新植试验结果. 孔冉,罗炼芳,李栋梁,苏俊波. 2018
[15]机械收获条件下14个甘蔗品种在海南临高的区域试验评价. 蔡文伟,彭李顺,曹峥英,武媛丽,甘仪梅,杨本鹏. 2023
[16]利用锚定SSR技术探讨芒果品种的分类. 谢江辉,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马蔚红,林顺权,刘成明. 2006
[17]国内外木薯种植机械研究进展. 覃双眉,李明. 2011
[18]木薯宽窄行种植及配套机械化技术研究. 邓干然,黄洁,黄应强,郑爽,李国杰,崔振德,李玲,郁昌的. 2018
[19]我国辣木生产机械化需求分析与展望. 邓干然,张祖兵,金杰,郑爽,李国杰,崔振德,李玲. 2018
[20]我国菠萝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概况. 倪燕妹,代叶,邓干然,覃金转,李玲,郑爽.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蔗新品种的光合表型与叶片表征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
作者:安东升;赵宝山;刘洋;严程明;孔冉;黄文甫;苏俊波
关键词:甘蔗;耐旱;干旱胁迫;复水;光合表型;叶片表征
-
色季拉山蒲公英属总黄酮及糖分含量种间差异及随海拔和坡向的变化
作者:蒋毅;史敏晶;戴明鋆;葛立鑫;张世鑫;张华
关键词:色季拉山;蒲公英属;黄酮;多糖;海拔;坡向
-
甘蔗高光效新品种筛选与光合潜力分析
作者:安东升;聂虎子;刘洋;赵宝山;严程明;孔冉;苏俊波
关键词:甘蔗;高光效;新品种;筛选;光合潜力
-
以糖厂为主体的甘蔗机收推进模式研究
作者:蒋姣丽;梁生;刘庆庭;苏俊波
关键词:
-
大花黄牡丹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后含物研究
作者:葛立鑫;张世鑫;蒋毅;郑硕恒;戴明鋆;史敏晶;田维敏;张华
关键词:大花黄牡丹;营养器官;光学显微镜技术;后含物;淀粉
-
甘蔗间作系统生产力分析及适宜品种筛选
作者:安东升;严程明;刘洋;赵宝山;孔冉;苏俊波;徐志军
关键词:甘蔗间作;甜玉米;花生;生产力;适宜品种
-
冠菌素诱导橡胶树次生乳管分化的形成层细胞CUT&Tag文库构建和初步分析
作者:张世鑫;葛立鑫;吴绍华;晁金泉;杨署光;史敏晶;张华;田维敏
关键词:巴西橡胶树;次生乳管分化;维管形成层;原生质体;组蛋白乙酰化;CUT&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