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降香黄檀和海南黄檀的鉴别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军 1 ; 丁旭坡 1 ; 杨锦玲 1 ; 段瑞军 1 ; 洪少友 1 ; 梅文莉 1 ; 戴好富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省黎药资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降香黄檀;海南黄檀;形态学;化学特征;分子特征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8 年 23 期

页码: 7871-78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准确识别降香黄檀和海南黄檀的植株、苗木、木材和药材,采用形态学、木材解剖学、化学特征(薄层色谱TLC)、分子分析的方式对二者进行了较全面地归纳、整理和比较。结果表明,降香黄檀与海南黄檀的区别明显,其植株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前者雄蕊为9枚,单体,而后者为10枚,呈(5+5)的二体。木材特征主要表现在降香黄檀的心材和边材区别明显,木材具特殊的降香气味,心材灰烬呈灰白色,散孔材至半环孔材,傍管型以翼状、聚翼状为主,离管型为极小的带状,单列木射线稍多,多数宽2细胞,而海南黄檀的心材和边材无明显区别,木材无特殊香气,心材灰烬呈黄褐色,散孔材,傍管、离管相互连接,形成明显整齐的带状,单列木射线几无,多数宽3细胞。薄层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根据不同Rf值的显色条带可以区分降香黄檀和海南黄檀的心材;DNA条形码分析结果表明,ITS2、trnV-trnM和psbA-trnH序列可以作为鉴定此二种的分子条形码序列。本研究可适应于鉴定降香黄檀和海南黄檀不同时期的植株及木材和药材,为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和规范苗木、木材和药材交易市场提供数据支撑。

  • 相关文献

[1]降香黄檀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罗文扬,罗萍,武丽琼,邓旭. 2009

[2]降香黄檀SRAP分子标记的引物筛选. 杨云,孟慧,吴翼,陈波,甘炳春. 2011

[3]海南降香黄檀炭疽病病原鉴定及防治. 桑利伟,刘爱勤,孙世伟,苟亚峰. 2009

[4]海南岛降香黄檀区系组成与群落特征分析. 杨冬华,陈福,宋希强,罗冠勇,徐庆. 2012

[5]海南省降香黄檀害虫种类、分布及危害症状调查. 张伟,杜尚嘉,史丹妮,陈国德,吕朝军. 2016

[6]热带落叶树降香黄檀次生韧皮部薄壁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季节变化. 谭海燕,郝秉中,吴继林. 2000

[7]GC-MS分析比较琼产降香黄檀不同部位材化学成分. 李彤彤,李冠君,李家宁. 2018

[8]不同激素对降香黄檀愈伤诱导的影响. 林妃,李敬阳,王必尊,黄东梅,李羽佳,李艳霞,魏卿. 2017

[9]杧果GeBP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孙瑞青,杨楠,刘志鑫,夏煜琪,孙宇,高庆远,蒲金基,党志国,张贺. 2021

[10]我国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的分子特征及致病性分析. 王国芬,李超萍,时涛,吴会杰,蔡吉苗,李博勋,陆翠梅,黄贵修. 2024

[11]香蕉黑星病病原学研究. 蒲金基,谢艺贤,张欣,漆艳香,张辉强. (Mis

[12]广斧螳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玉洁,吴娇,黎荣欣,赵怡楠,赵冬香. 2014

[13]中国炭墩菌属的补充记载(二). 马海霞,杜忠伟,李玉. 2017

[14]基于形态学与SSR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齐张华,李丹,姚晓文,张银东,欧文军. 2022

[15]海南发现新入侵害虫-橘绵粉虱Aleurothrixus floccosus(Maskell). 虞国跃,王山宁,刘博,阎伟,李洪. 2019

[16]外来种小巢粉虱Paraleyrodes minei的识别及寄主植物. 虞国跃,彭正强,温海波,符悦冠. 2014

[17]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花药愈伤组织形态发生和组织学研究. 谭德冠,汪萌,孙雪飘,张家明. 2009

[18]我国新发现一种重要外来入侵害虫——海枣异胸潜甲Javeta pallida Baly. 虞国跃,马光昌,金涛,温海波,彭正强. 2018

[19]油棕象甲室内生物学特性及形态观察. 岳建军,严珍,陈泽坦,林位夫,黄贵修. 2014

[20]福建水生植物浮萍的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叶松建,韩冰莹,张家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