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高效种植方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新元 1 ; 郭天文 1 ; 邱进怀 1 ; 杨生茂 1 ; 郭永杰 1 ; 何贵文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科院土肥所

关键词: 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种植方式;产量;效益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01 年 05 期

页码: 11-13

摘要: 在张掖市以 15 0 cm带型小麦 /玉米带田为对照 ,对 136 cm带型、176 cm带型、2 14cm带型小麦 /玉米带田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与效益进行的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 ,136 cm带型 (小麦 6行、玉米 1行 ,玉米两侧套黄豆 )混合产量 (15 46 0 .5 kg/ hm2 )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但产值较对照增加 1410 .0 0元 / hm2 ,增幅达 10 .6 % ;176 cm带型 (小麦 6行、玉米 3行 )混合产量最高 ,达 16 318.5 kg/ hm2 ,较对照增产 7.0 %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但产值较对照仅增加 5 .5 % ;2 14cm带型 (小麦 9行、玉米 3行 )混合产量及产值较对照分别降低 1.7%和 1.1%。

  • 相关文献

[1]小麦/玉米复合群体中玉米的光合特性研究. 何海军,王荣花. 2003

[2]河西-熟制灌区玉米套甘蓝种植模式的水肥耦合效应. 胡新元. 2011

[3]河西一熟制灌区玉米套甘蓝种植模式的水肥耦合效应. 胡新元. 2011

[4]施肥对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胡新元,马忠明,崔云玲,杨君林. 2010

[5]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初报. 吴科生,车宗贤,张久东,卢秉林,杨蕊菊. 2020

[6]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河西灌区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吴科生,车宗贤,张久东,包兴国,卢秉林,杨蕊菊. 2020

[7]施氮对带田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胡新元,马忠明,崔云玲,杨君林. 2010

[8]绿洲灌区垄作沟灌栽培对玉米间作豌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连彩云,张立勤. 2013

[9]河西绿洲灌区不同耕作方式对春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潘艳花,马忠明,吕晓东,张立勤,王智琦. 2012

[10]有限供水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连彩云,马忠明,曹诗瑜. 2013

[11]大量元素水溶肥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杨君林,冯守疆,车宗贤,赵欣楠,张旭临. 2019

[12]生物质炭基肥在河西绿洲灌区制种玉米上的应用初报. 杨君林,车宗贤,冯守疆,赵欣楠,张旭临. 2020

[13]分蘖去留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卢秉林,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吴科生,杨蕊菊,崔恒. 2020

[14]施钾对河西绿洲灌区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胡志桥,郭天文,赖丽芳,王成保. 2008

[15]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杨蕊菊,马忠明. 2015

[16]小麦/玉米复合群体中小麦的光合特性研究. 王晓娟,何海军. 2001

[17]种植方式对高寒阴湿旱作区马铃薯的影响. 罗爱花,陆立银,胡新元,谢奎忠,柳永强,孙小花. 2020

[18]种植方式与密度对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陈光荣,高世铭,张国宏,王立明. 2010

[19]陇中黄土高原区不同种植方式对高原夏芹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张芮,张海粟,董博,赵霞,温文,陈志丕,袁超,焦兆祥,李青青. 2023

[20]旱作大豆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壤水分、温度及增产效应研究. 王立明,陈光荣,杨如萍,张国宏,陈其鲜.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