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再生稻超高产库的结构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惠杰 1 ; 郑景生 1 ; 姜照伟 1 ; 李义珍 1 ; 卓传营 2 ; 张上守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2.尤溪县农业局

关键词: 再生稻;超高产;库结构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05 年 20 卷 02 期

页码: 3-6

摘要: 通过调查分析不同产量水平再生稻的产量库的结构特征表明,在4个产量构成因素中,再生稻头季以每穗粒数与产量相关最密切,对产量的贡献率最高(0.785 0);再生季则以穗数与产量的相关最密切,对产量的贡献率最高(0.684 2)。再生稻超高产库特征是具有较大的库容量,再生稻无论头季还是再生季,库容量对稻谷产量的贡献均远大于结实率;每平方米总颖花数对库容量的贡献大于粒重;对每平方米总颖花数的贡献,头季是每穗粒数大于单位面积穗数,再生季则是单位面积穗数大于每穗粒数。再生稻要获得高产,头季应主攻大穗,而再生季则应培育多穗,以形成巨大的库容量。

  • 相关文献

[1]再生稻超高产结构及其调控. 谢华安,李义珍,姜照伟,卓传营,张上守,郑荣和. 2005

[2]广两优676作再生稻超高产栽培的产量结构特征分析. 林祁,郑小苹,刘锋,陈丽娟,何花榕,杨惠杰. 2016

[3]超高产再生稻产量形成和栽培技术分析. 张上守,卓传营,姜照伟,李义珍,郭聪华. 2003

[4]再生稻超高产优化集成技术. 张上守,卓传营,郑荣和,李义珍. 2007

[5]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栽培的高产特性及调控技术. 李义珍,郭聪华,李小萍,卓传营,张上守,郑荣和. 2005

[6]两系杂交稻培矮64S/E32的超高产特性与栽培研究Ⅲ.超高产栽培. 杨高群,彭桂峰,李义珍. 2000

[7]超高产水稻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杨惠杰,李义珍,杨仁崔,姜照伟,郑景生. 2001

[8]超高产水稻的分蘖特性观察. 杨惠杰,李义珍,杨高群. 2003

[9]两系杂交稻培矮64S/E32的超高产特性与栽培研究Ⅱ.超高产的植株性状. 李义珍,杨高群,彭桂峰,林文. 2000

[10]超高产水稻根系发育形态学研究. 郑景生,林文,姜照伟,李义珍. 1999

[11]中国稻作超高产的追求与实践. 郑景生,黄育民. 2003

[12]水稻超高产的决定因素. 杨惠杰,杨仁崔,杨惠杰,李义珍,郑景生,姜照伟. 2002

[13]水稻超高产品种的植株性状. 杨惠杰,杨仁崔,姜照伟,郑景生,李义珍. 2002

[14]杂交水稻超高产特性研究. 谢华安,王乌齐,杨惠杰,杨高群,李义珍. 2003

[15]闽南粮食三熟超高产栽培研究初报. 黄亚昌,苏连庆,郑景生,杨惠杰,李义珍. 2000

[16]两系杂交稻培矮64S/E32的超高产特性与栽培研究 Ⅰ.超高产的决定因素. 彭桂峰,李义珍,杨高群. 2000

[17]再生稻产量与根系机理的相关性. 林文,张上守. 2001

[18]头季不同施氮方式对再生稻生理生化的影响. 杨东,陈鸿飞,卓传营,林文雄. 2009

[19]不同品种和栽培条件对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卢锦荣,房贤涛,何花榕. 2017

[20]轻简栽培再生稻的产量形成及关键筛选指标. 林强,王颖姮,林祁,卓芳梅,张建福.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