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子叶和下胚轴离体再生及其杂种优势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戴素英 1 ; 贾士荣 2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甘蓝;离体培养;植植株再生;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SN:

年卷期: 1994 年

页码: 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研究从22个甘蓝品种中筛选出四个分化率高的材料,即我国当前主栽杂交一代甘蓝CCF8及其亲本的原始群体CCP2、CCP2,建立了由子叶、下胚轴离体培养高频率再生植株的体系。在附加BA2mg/l的MS培养基上,CCF6、CCF8子叶和下胚轴分化率达100%,CCP1分化率达90%以上。在附加BA2mg/l和NAA0.2mg/l的MS培养基上,CCP2分化率达90%以上。直接器官发生,芽丛生。两个F1代杂种10-20个芽/块,最高达30个芽/块,两亲本1-10个芽块。研究了各种因子对离体再生的影响,发现F1代杂种的再生率比亲本有明显的优势。

  • 相关文献

[1]暴马丁香花粉萌发适宜培养基的筛选. 魏佳祺,赵爽,张新超,齐国辉. 2019

[2]冬小麦幼穗不同发育期不同穗段离体培养的效应. 王培,裴翠娟,陈玉蓉. 1990

[3]离体条件下玉米籽粒发育动态研究. 陈素省,张凤路,郝艳敏,赵国顺,江亚丽,王兆晓. 2006

[4]温度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研究初报. 徐显. 2005

[5]温度和光照时间以及贮藏条件对枣花粉萌发的影响. 吴硕,智福军,贾彦丽,吕瑞江. 2017

[6]通过“对话”试验探索离体培养的规律(Ⅰ). 王海波,范云六. 2003

[7]18个枣品种花粉数量与萌发率的研究. 吴硕,贾彦丽,智福军,吕瑞江. 2017

[8]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李娟,范凤翠,石玉芳,李志宏,高丽红,刘胜尧. 2010

[9]结球期水分处理对甘蓝产量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梁玉芹,刘云,宋炳彦. 2010

[10]外源植物激素对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离体快繁的影响. 严慧玲,方智远,刘玉梅,杨丽梅,庄木,张扬勇. 2013

[11]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离体保存技术的研究. 严慧玲,方智远,刘玉梅,杨丽梅,庄木,张扬勇. 2013

[12]甘蓝-二月兰轮作模式下化肥减施对甘蓝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冯伟,胡文娟,刘振宇,智健飞,谢楠,高玉霞,刘雅祯,刘忠宽. 2021

[13]二甲戊灵室内除草毒力测定. 许贤,王贵启,李丽珍. 2007

[14]滴灌条件下配方施肥对冀北甘蓝生产的影响. 刘晓东,牟金贵,闫凤岐,王洪乐,王明秋,王玉海. 2016

[15]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水分利用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李娟,范凤翠,石玉芳,李志宏,高丽红,刘胜尧. 2011

[16]变温锻炼与筛选对赤眼蜂的影响. ^A宋凯^B1^D1%^A耿金虎^B2^D2%^A郑礼^B3^D1%^A刘冬^B4^D1. 2004

[17]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李娟,范凤翠,石玉芳,李志宏,高丽红,刘胜尧. 2010

[18]谷子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宋国亮,冯小磊,范光宇,史高雷,李双东,王峰,王晓明,赵治海. 2017

[19]张杂谷苹果酸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郭秀林,刘子会,王云,张红梅,张艳敏,李慧聪,赵治海. 2012

[20]光子棉花的产量杂种优势研究. 万艳霞,王国印,李妙,朱继杰,王士杰,赵红霞,尚振青,史立强.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