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抗菌物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洪水 1 ; 马平 2 ; 李术娜 1 ; 胡明 1 ; 朱宝成 1 ;

作者机构: 1.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筛选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07 年 19 卷 06 期

页码: 22-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21株芽孢杆菌属细菌分别进行了摇瓶震荡培养,其发酵液上清液用硫酸铵盐析,杯碟法测定了沉淀物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拮抗活性,并对其中6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菌株的抗菌物进行了蛋白酶稳定性、热稳定性等分析。结果显示,BDT-25、JJ-5、DHT-12、80b-2、DHT-13和JJ-134菌株的抑菌活性较高;6株拮抗细菌发酵液沉淀物均对氯仿敏感,抗菌物溶液经蛋白酶K、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丧失或显著下降,对温度也较敏感,认为这些抗菌物质为蛋白或多肽类物质。拮抗菌株产生的抗菌蛋白通过抑制大丽轮枝菌孢子萌发和使菌丝体原生质凝集而抑制其生长。

  • 相关文献

[1]西兰花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及其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亚娇,鹿秀云,王培培,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19

[2]花铃期棉花黄萎病抗病与感病品种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培培,鹿秀云,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20

[3]基质中添加西兰花残体对大丽轮枝菌GFP标记菌株在棉花体内扩展的影响. 王亚娇,赵卫松,陈丹,纪莉景,李社增,孔令晓,马平. 2020

[4]菌糠对棉花黄萎病及棉花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曲远航,刘天聪,鹿秀云,李社增,郭庆港,马平. 2023

[5]棉花黄萎病生防细菌NCD-2抑菌物质提取研究(英文). 鹿秀云,李社增,马平,高胜国. 2005

[6]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抗菌蛋白初步分析. 孟立花,李社增,郭庆港,马平,刘大群. 2008

[7]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生防细菌NCD-2的田间效果评价及其鉴定. 李社增,鹿秀云,马平,高胜国,刘杏忠,刘干. 2005

[8]Bi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英文). 李社增,鹿秀云,马平,高胜国,H. C. HUANG. 2005

[9]外源添加L-脯氨酸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崔钠淇,鹿秀云,李社增,马平. 2024

[10]黄河流域棉花黄萎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王彦,郭庆港,鹿秀云,李宝庆,李社增,马平. 2009

[11]棉花黄萎病生防细菌菌株NCD-2的鉴定. 马平,李社增,鹿秀云,高胜国. 2004

[12]小麦纹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 李社增,鹿秀云,张静,高胜国,马平. 2005

[13]作物病害高效生防菌株的定向快速筛选及其种类鉴定. 石磊,郭庆港,李宝庆,鹿秀云,李社增,王洪港,马平. 2012

[14]夏播花生田七种土壤处理除草剂筛选. 李秉华,李香菊,王贵启,樊翠芹,苏立军. 2004

[15]相对病情指数表示棉花品种黄萎病抗病性的统计学解释. 李社增,马平,刘增志,陈新华,H.C.Huang. 1999

[16]利用微生物杀菌剂防治马铃薯黄萎病. 鹿秀云,赵卫松,白颖,马丽,张丽红,商俊燕,苏振贺,郭庆港,张晓云,王培培,闫磊,马平,李社增. 2020

[17]中国七省(自治区)马铃薯黄萎病病情及优势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李社增,周洪友,鹿秀云,年冠臻,郭庆港,赵卫松,东保柱,申建芳,王培培,张晓云,闫磊,马平. 2018

[18]马铃薯健株与黄萎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利用特征. 赵卫松,郭庆港,苏振贺,王培培,董丽红,胡卿,鹿秀云,张晓云,李社增,马平. 2021

[19]大丽轮枝菌与陆地棉互作过程中棉花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李社增,牛露欣,李博超,陈秀叶,刘畅,鹿秀云,郭庆港,马平,马峙英. 2020

[20]生防细菌NCD-2突变体构建及抑菌功能基因的防病作用. 孙会刚,蒋继志,李社增,鹿秀云,马平.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