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椰心叶甲啮小蜂复眼和触角在交配中的作用及其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辛星 1 ; 马子龙 1 ; 覃伟权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关键词: 椰心叶甲啮小蜂;交配行为;复眼;触角;超微结构;扫描电镜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0 年 53 卷 06 期

页码: 28-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寄生蜂交配行为的了解将有助于发展对其行为调控的技术,提高寄生蜂对害虫控制的效能。为探讨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埁re的复眼和触角在交配中的作用,用水溶性黑色素和液体石蜡分别涂抹该蜂复眼和触角后观察其交配行为,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复眼和触角的超微结构,分析雌、雄蜂触角感器的分布与数量差异。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雄蜂的复眼在交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雌蜂复眼作用不显著。在椰心叶甲啮小蜂求偶识别和接受过程中,雄蜂触角柄节部位起主要作用,其次是棒节部位,再次是鞭节的索亚节部位,而雌蜂触角鞭节索亚节部位起主要作用,然后是棒节部位,最后是柄节部位。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触角上共有8种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板形感器是主要感器,雌、雄蜂触角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表现为触角大小不同及触角感器类型、大小、数量、分布不同。

  • 相关文献

[1]椰心叶甲啮小蜂复眼的扫描电镜观察. 辛星,马子龙,覃伟权. 2010

[2]椰心叶甲啮小蜂触角感觉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辛星,马子龙,覃伟权. 2010

[3]二疣犀甲成虫头部感受器超微结构观察. 车江萍,阎伟,吕朝军,李朝绪,龚殿,马子龙,覃伟权. 2011

[4]茶角盲蝽触角和前足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王政,孟倩倩,刘爱勤,桑利伟,孙世伟,苟亚峰,高圣风. 2017

[5]香蕉假茎象甲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高景林,尹炯,赵冬香,王玉洁,江军. 2011

[6]咖啡果小蠹成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刘卓凡,孟洋,李欣蓉,田甜,宋国敏,孙世伟. 2023

[7]咖啡灭字虎天牛触角和足感器的形态与分布观察. 王政,孙世伟,孟倩倩,刘爱勤,桑利伟,苟亚峰,高圣风. 2018

[8]荔枝蝽触角化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赵冬香,莫圣书,卢芙萍,王爱萍. 2006

[9]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严珍,岳建军,谢艳丽,彭正强,章程辉,唐雅文,吕宝乾,金启安. 2016

[10]豇豆荚螟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温衍生,赵冬香. 2008

[11]芒果横线尾夜蛾触角感觉器扫描电镜观察. 莫圣书,赵冬香. 2006

[12]椰子织蛾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刘丽,刘青钊,阎雄飞,马光昌,刘博,杨帆,阎伟. 2021

[13]螺旋粉虱成虫的复眼形态及其内部结构. 时艳华,吴伟坚,符悦冠. 2010

[14]褐带卷蛾茧蜂羽化、交配及产卵行为观察. 罗旭初,刘丽,黄山春,阎伟,马子龙. 2017

[15]实蝇类昆虫生殖行为的研究进展. 龚治,曾秀丹,彭正强. 2018

[16]椰心叶甲啮小蜂转录组分析及基因功能注释. 刘华伟,李朝绪,李芬,吕朝军,吴少英,覃伟权. 2021

[17]椰心叶甲的寄生性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和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室内培育. 周焕起,马子龙,覃伟权,黄光斗,黄山春,李朝绪,韩超文. 2006

[18]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编制. 彭正强,金启安,温海波,万方浩. 2009

[19]椰心叶甲啮小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周祥,李世平,黄光斗,马子龙,赵松林. 2006

[20]外来害虫椰心叶甲入侵灾变的生态学基础及控制技术体系. 彭正强,吕宝乾,覃伟权,李朝绪,温海波.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