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胆木木质部中一个新的酚酸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婷 1 ; 黄圣卓 2 ; 陈惠琴 2 ; 蔡彩虹 2 ; 王婷 2 ; 盖翠娟 2 ; 梅文莉 2 ; 戴好富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省黎药资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胆木;茜草科;酚酸;胆木酚苷A;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期刊名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ISSN: 1001-6880

年卷期: 2022 年 009 期

页码: 1499-15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胆木(Nauclea offcinalis)木质部正丁醇组分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学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分析包括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采用pNPG法和MTT法测试了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肿瘤细胞毒活性。从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胆木酚苷A(1)、4-O-β-D-香草酸-6-O-香草酰基吡喃葡萄糖苷(2)、saccharumoside B(3)、1-O-香草酸-6-(3″,5″-二甲氧基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苷(4)、獐牙菜苷(5)、phoenixoside A(6)、杜仲树脂酚(7)、rel-5-(1R,5S-dimethyl-3R,4R,8S-trihydroxy-oxa-6-oxobicyclo-[3,2,1]oct-8-yl)-3-methyl-2Z,4E-pentadienoic acid (8)、3,4-二甲氧基-肉桂酸(9)、反式肉桂酸(10)、3,4-二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1)、3,4,5-三甲氧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12)、苯甲酸(13)、原儿茶酸(14)和1,3,5-三甲氧苯(15)。其中胆木酚苷A(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和6~8均为首次从胆木中分离得到。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3、7、8、13和14显示出弱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且所有化合物在测试浓度下无细胞毒活性。

  • 相关文献

[1]胆木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张伟敏,肖健雄,符致坚,蒋盛军. 2009

[2]不同种植地胆木根际的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陈燕艳,徐诗涛,王德立,王军,周元元,侯祥文. 2022

[3]红树植物瓶花木的化学成分研究. 戴好富,梅文莉,吴娇,李晓明,王斌贵. 2006

[4]乌檀化学成分研究. 王婷,王昊,梅文莉,戴好富,朱国鹏,黄圣卓. 2023

[5]海南山竹果实不同部位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乙酰胆碱酯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谭琳,周兆禧,王甲水,马伏宁,康由发. 2018

[6]柯拉斯那沉香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康科星,戴好富,王佩,孔凡栋,周丽曼,董文化,朱国鹏,梅文莉. 2017

[7]丝沉香中2个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2-(2-苯乙基)色酮二聚体. 韦媛,董文化,李薇,曾军,陈惠琴,袁靖喆,梅文莉,戴好富,王昊,郭志勇. 2023

[8]降香化学成分研究. 焦莹莹,梅文莉,戴好富,陈惠琴,袁靖喆,曲有乐,王昊. 2022

[9]大果榕果实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谭琳,郑晓燕,王甲水,马伏宁,康由发,臧小平,马蔚红. 2016

[10]黄皮种子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范玉娇,蔡彩虹,董文化,黄绵佳,许书慧,李飞翔,梅文莉,戴好富. 2019

[11]麻楝枝干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彭俊霖,梅文莉,刘子琦,王佩,左文健,蔡彩虹,姜北,戴好富. 2016

[12]美丽石斛茎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迟利航,陈惠琴,黄圣卓,吴妃,梅文莉,宋希强,戴好富. 2025

[13]槟榔多酚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于鑫,唐敏敏,赵松林,宋菲. 2023

[14]不同抗性香蕉品种根系分泌差异酚酸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 翟子翔,李得铭,邓涛,邓大豪,杨腊英,周游,郭立佳,黄俊生. 2020

[15]市售香蕉15种酚酸化合物含量的分析. 李涛,刘元靖,叶剑芝,杨春亮. 2018

[16]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菠萝中11种酚酸. 刘元靖,洪亚楠,李涛,叶剑芝. 2023

[17]基于AMMI模型分析大麦籽粒酚酸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 王祥军,齐军仓,王仙,曹连莆.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