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新品种(系)对褐飞虱持抗性的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陶林勇 1 ; 俞晓平 1 ; 吕仲贤 1 ; 陈建明 1 ; 郑许松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品种;褐飞虱;持抗性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1999 年 11 卷 06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持抗性是根据鉴定圃内水稻品种在褐飞虱为害压下,感虫对照品种 受害9级时1-5级的抗性品种的抗级保持期进行评定的。1997-1998年通过对449个水稻新品 种(系)苗期抗褐飞虱鉴定,筛选出34个抗性品种和2个有望推广的感虫品种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持 抗性鉴定,结果显示,苗期持长(LD)、持中(MD)、持短(SD)和无持抗期级的分别有15,3,14,2个,其 中成株期各持抗期级与苗期一致的分别有5,2,8,0个。鉴于品种持抗期级苗期和成株期相关的不 定性,提出以成株期的持抗期级评定该品种的持抗期级。其中部分品种田间试验结果与鉴定的基 本相符。

  • 相关文献

[1]水稻品种(组合)对褐飞虱抗性的田间表现. 盛仙俏,张发成,徐红星,郑许松,陈桂华,吕仲贤. 2010

[2]水稻新品种(系)对褐飞虱抗性的筛选及评价. 陈建明,俞晓平,程家安,吕仲贤,郑许松,徐红星. 2005

[3]水稻品种对褐飞虱持续抗性的筛选技术. 陶林勇. 1995

[4]褐飞虱胁迫对不同抗性水稻品种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苏婷,徐红星,韩海亮,杨亚军,王桂跃,郑许松,吕仲贤. 2014

[5]若干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监测. 陶林勇,巫国瑞,俞晓平. 1992

[6]水稻与褐飞虱互作过程中虫体内类酵母共生菌的个体大小及数量变化. 陈法军,张珏锋,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俞晓平. 2006

[7]温度对水稻抗褐飞虱特性的影响. 王保菊,徐红星,郑许松,傅强,吕仲贤. 2010

[8]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田间抗性及其生态学机制. 陈桂华,张发成,盛仙俏,郑许松,徐红星,吕仲贤. 2011

[9]室内不接触农药的褐飞虱种群对农药的敏感性和对水稻品种的适应性. 董必琴,杨亚军,徐红星,郑许松,K L HEONG,吕仲贤. 2013

[10]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耐虫特性研究. 陈建明,俞晓平,程家安. 2009

[11]不同水稻品种受褐飞虱危害后体内生理指标的变化. 陈建明,俞晓平,程家安,吕仲贤,徐红星. 2003

[12]我国褐飞虱生物型监测初报. 陶林勇,俞晓平,巫国瑞. 1992

[13]类酵母共生菌的营养学功能及其与褐飞虱致害性及抗药性形成的关系. 张珏锋,陈建明,陈列忠,何月平. 2009

[14]褐飞虱与其共生菌——类酵母菌的相互作用. ^A张珏锋^B1^D1%^A陈建明^B2^D1%^A吕仲贤^B3^D1%^A郑许松^B4^D1%^A徐红星^B5^D1%^A陈列忠^B6^D1%^A中屠旭萍^B7^D2%^A俞晓平^B8. 2004

[15]外源茉莉酸对水稻植株抗褐飞虱的诱导作用. 徐红星,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陈列忠,张珏锋. 2006

[16]褐飞虱体内共生菌种群及其与抗性水稻品种的关系.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 2000

[17]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耐虫性反应及稻株营养成分的变化. 陈建明,俞晓平,吕仲贤,郑许松,徐红星,程家安,刘光杰. 2002

[18]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 黄次伟,冯炳灿,陈建明. 1994

[19]不同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产卵的影响. 俞晓平,巫国瑞,胡萃. 1990

[20]不同抗性品种与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关系. 高东明,秦文胜,李爱民,陈红方.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