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西花蓟马诱导的番茄植株防御反应对B型烟粉虱行为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晓星 1 ; 郦卫弟 2 ; 吕要斌 3 ;

作者机构: 1.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3.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关键词: 西花蓟马;烟粉虱;番茄植株;植物防御反应;行为反应;挥发性物质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2 年 55 卷 05 期

页码: 49-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取食诱导的番茄植株防御反应对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B-biotype行为的影响,探讨西花蓟马与B型烟粉虱的种间竞争机制。【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行为分析法、选择性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处理组合(健康植株CKvs烟粉虱为害植株B、健康植株CKvs西花蓟马为害植株F、烟粉虱为害植株Bvs烟粉虱和西花蓟马共同为害植株B+F)下,烟粉虱对不同处理植株的取食行为反应及寄主偏好的差异性,并利用GC-MS分析了不同处理植株挥发性物质的差异性。【结果】"Y"型嗅觉仪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在CKvsB和CKvsF两个组合中,烟粉虱雌成虫对健康植株和昆虫为害植株的偏好性差异不显著;而在BvsB+F组合中,烟粉虱为害株对烟粉虱雌成虫具有极显著的引诱作用(P<0.01)。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在CKvsB和CKvsF这两个组合中,烟粉虱成虫均偏好健康株并喜好在其上产卵(P<0.01),在BvsB+F组合中,烟粉虱成虫偏好烟粉虱单独为害株并喜好在其上产卵(P<0.01)。GC-MS分析结果显示,本实验收集到9种挥发性物质,其中有5种烯萜类物质,其相对含量高达90%以上。与烟粉虱单独为害株相比,烟粉虱和西花蓟马共同为害株所释放的挥发性物质中,对烟粉虱具有排斥作用的β-水芹烯显著升高,而对其具有吸引作用的β-月桂烯却显著减少。【结论】综合分析认为,西花蓟马诱导的番茄植株防御反应可以显著影响B型烟粉虱的寄主选择行为及产卵选择性。

  • 相关文献

[1]褐飞虱对同类昆虫遇险释放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李凯,陈列忠,陈建明,何月平,张珏锋. 2013

[2]韭菜迟眼蕈蚊雌成虫对其不同虫态气味的行为反应. 张治军,李文香,贺敏,朱晓丹,林文彩,李晓维,郦卫弟,章金明,贝亚维,吕要斌. 2016

[3]褐飞虱遇险释放挥发性物质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李凯,陈列忠,陈建明,何月平,张珏锋. 2013

[4]外力作用下番茄植株形变的动态模拟. 丁维龙,金胡俊,徐志福,郑红波,陈琦. 2012

[5]用WPRA平台分析西花蓟马在浙江的入侵风险. 胡为群,郑可锋,张小斌. 2011

[6]利用EPG技术分析西花蓟马在4种寄主植物上的取食行为. 张玉秀,张治军,吕要斌. 2014

[7]西花蓟马的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及危害特点. 吕要斌,贝亚维,林文彩,章金明. 2004

[8]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张治军,吴青君,杜予州,张宏瑞,于毅,王恩东,王鸣华,王满囷,童晓立,吕利华,谭新球,付卫东. 2011

[9]温度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 张治军,张友军,徐宝云,朱国仁,吴青君. 2012

[10]不同类型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 张治军,张友军,徐宝云,朱国仁,吕要斌,吴青君. 2013

[11]西花蓟马数量与番茄斑萎病毒发生流行的关系. 廖倩,张治军,张玉秀,吕要斌. 2015

[12]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分子鉴定. 张治军,吴青君,张友军,李学锋,徐宝云,吕要斌. 2007

[13]西花蓟马和花蓟马聚集信息素田间引诱试验及其在种间互作中的作用. 耿双双,李晓维,章金明,张治军,吕要斌. 2017

[14]接种番茄斑萎病毒番茄植株对西花蓟马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朱秀娟,张治军,吕要斌. 2011

[15]寄主植物接种番茄斑萎病毒对西花蓟马种群的影响. 朱秀娟,张治军,吕要斌. 2011

[16]西花蓟马成虫昼间交配习性和聚集信息素释放节律. 李晓维,孙冉冉,章金明,张治军,吕要斌. 2017

[17]不同产地荸荠种杨梅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徐磊,郜海燕,房祥军,陈杭君,吴伟杰,周剑忠,李绍振,陈晶晶. 2019

[18]不同菜用大豆品种籽粒挥发性组分鉴定及其差异. 刘娜,徐盛春,张古文,胡齐赞,冯志娟,龚亚明. 2017

[19]塘栖枇杷果茶营养成分与风味物质分析. 杨颖,邢建荣,徐晓丹,周万怡,王明哲. 2022

[20]微生物挥发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梁建根.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