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白僵菌CQBb111菌株对柑橘木虱和胡瓜新小绥螨的毒力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艳璇 1 ; 孙莉 1 ; 林坚贞 1 ; 陈霞 1 ; 季洁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白僵菌;柑橘木虱;胡瓜新小绥螨;黄龙病;毒力;联合控制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01 期

页码: 56-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用球孢白僵菌CQBb111菌株的分生孢子配成不同浓度的悬浮液对柑橘木虱成虫和胡瓜新小绥螨雌成螨的毒性进行了测定。1.0×104孢子.mL 1的悬浮液作用第10 d的柑橘木虱和胡瓜新小绥螨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68%、4.05%,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对柑橘木虱的致死率远高于其对胡瓜新小绥螨的致死率。柑橘木虱和胡瓜新小绥螨第3 d的LC50为2.24×109、5.4×1012孢子.mL 1,同一时间下,对柑橘木虱致死率达50%的悬浮液对胡瓜新小绥螨的影响甚微。浓度为1.0×108孢子.mL 1时,柑橘木虱的LT50为2.88 d,而胡瓜新小绥螨此时校正死亡率仅为10.7%,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对柑橘木虱的LT50远小于胡瓜新小绥螨的LT50。该菌株对柑橘木虱成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对胡瓜新小绥螨雌成螨影响甚微。因此可以利用胡瓜新小绥螨搭载球孢白僵菌CQBb111菌株的分生孢子联合控制柑橘木虱,以减缓柑橘黄龙病的扩散蔓延。

  • 相关文献

[1]柑橘木虱及分泌物对胡瓜新小绥螨的吸引作用研究. 张艳璇,孙莉,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3

[2]利用捕食螨搭载白僵菌控制柑橘木虱的研究. 张艳璇,孙莉,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1

[3]利用捕食螨搭载白僵茵控制柑橘木虱的研究. 张艳璇,孙莉,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1

[4]柑橘灰象甲一株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培养特性. 王定锋,黎健龙,王庆森,李慧玲,吴光远. 2014

[5]茶丽纹象甲白僵菌广东分离株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定锋,黎健龙,李慧玲,李良德,王庆森,吴光远. 2015

[6]利用胡瓜新小绥螨携带玫烟色拟青霉菌兼防茄子蚜虫和叶螨(英文). 孙莉,张艳璇,赵玲玲,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5

[7]胡瓜新小绥螨抗阿维菌素品系的交互抗性研究. 陈霞,张艳璇,季洁,林坚贞,孙莉. 2013

[8]利用胡瓜新小绥螨携带玫烟色拟青霉菌兼防茄子蚜虫和叶螨. 孙莉,张艳璇,赵玲玲,林坚贞,陈霞,季洁. 2015

[9]释放胡瓜新小绥螨对温室作物烟粉虱垂直分布和种群数量的影响. 张艳璇,林涛,林坚贞,季洁,陈霞. 2012

[10]多次释放胡瓜新小绥螨对橘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季洁,张艳璇,陈霞,林坚贞,孙莉. 2012

[11]柑橘木虱寄生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陈建利,阮传清,刘波. 2011

[12]柑橘黄龙病株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 刘波,郑雪芳,孙大光,阮传清,范国成,Hall D.. 2011

[13]对福建省柑桔健康栽培示范园的初步评估. 柯冲. 2001

[14]琯溪蜜柚黄龙病病原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田亚南,柯穗,李韬,柯冲. 2002

[15]黄龙病罹病柑橘叶片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刘晓菲,甘芸,刘利华,赵建伟,黄建成,郑宇. 2020

[16]枳属砧木对柑橘黄龙病的抗性评价. 林雄杰,胡菡青,王贤达,蔡子坚,范国成. 2014

[17]应用Nested PCR技术检测柑桔木虱及其寄主九里香的柑桔黄龙病带菌率. 李韬,柯冲. 2002

[18]中国柑橘黄龙病研究30年. 范国成,刘波,吴如健,李韬,蔡子坚,柯冲. 2009

[19]柑橘黄龙病植株内生菌PLFAs多态性研究. 郑雪芳,刘波,孙大光,朱育菁,段永平,夏育陆,阮传清,肖荣凤. 2012

[20]黄龙病发病芦柑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特征. 雷美玲,饶文华,胡进锋,岳琪,吴祖建,范国成.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