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辣椒(Capsicum chinense)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抗性鉴定及机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田潇潇 1 ; 姜秉政 1 ; 曹振木 1 ; 刘子记 1 ; 凌鹏 1 ; 谢尚潜 1 ; 朱婕 1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园艺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大学/热带特色林木花卉遗传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象耳豆根结线虫;中国辣椒;抗病性鉴定;线虫侵染量;木质素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165-1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一类高度专化性的杂食性植物病原线虫。目前,世界上已报道的根结线虫种类有98种,我国危害农作物最为严重的根结线虫有6种,包括南方根结线虫(M. incognita)、北方根结线虫(M. hapla)、爪哇根结线虫(M. javanica)、花生根结线虫(M. arenaria)、拟禾谷根结线虫(M. graminicola)和象耳豆根结线虫(M.enteroloblii)。象耳豆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致病力强,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线虫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由于象耳豆根结线虫在辣椒生产中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急需筛选高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的辣椒种质,为抗病育种工作提供物质前提。本研究采用苗期接种鉴定法,对27份中国辣椒(Capsicum chinense)接种象耳豆根结线虫,60 d后开展抗病性鉴定工作。从根结指数和卵粒指数可以看出,不同种质材料在抗病性上存在显著差异。L529-10-1-2-1的根结指数和卵粒指数均最大,L550-1-3的根结指数最小,L518×L535的卵粒指数最小,可推测L529-10-1-2-1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抗病性最弱,L550-1-3和L518×L535抗病性最强。结合隶属函数值和聚类分析,将27份供试辣椒种质分为抗病、低抗、感病和高感4类。其中抗病种质16份,隶属函数值在1.60以上;低抗种质4份,隶属函数值在1.26~1.51之间;感病种质5份,隶属函数值在0.64~0.93之间;高感种质2份,隶属函数值在0.42以下。选取高抗的L501M-1M和高感的L529-10-1-2-1接种象耳豆根结线虫,并在接种后0、3、6、9、12、15、20、25、30 d观察线虫侵染量和根系木质素含量。发现L501M-1M根系中的根结线虫数量远远少于L529-10-1-2-1,且L501M-1M中根结线虫的发育受到了阻滞。L501M-1M和L529-10-1-2-1在接种前木质素含量均较低,而接种后抗感种质木质素含量均有所上升,且L501M-1M的木质素含量明显高于L529-10-1-2-1,从而推测木质素与中国辣椒的象耳豆根结线虫抗性存在一定关联。该结果将为深入开展辣椒的根结线虫抗性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 相关文献

[1]酱用型辣椒新品种‘热辣2号’. 曹振木,刘维侠,党选民,廖易. 2008

[2]海南省象耳豆根结线虫的鉴定研究. 龙海波,孙艳芳,白成,郭建荣,曾凡云. 2015

[3]象耳豆根结线虫纤维素结合蛋白Me-cbp-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龙海波,魏丽莎子,赵志祥,陈绵才. 2017

[4]象耳豆根结线虫初始种群密度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龙海波,孙燕芳,曾凡云,白成. 2015

[5]象耳豆根结线虫果胶酸裂解酶新基因Me-pel2的鉴定及发育表达分析. 龙海波,孙燕芳,曾凡云,彭军,白成. 2016

[6]象耳豆根结线虫Me-mapk1基因的克隆及RNAi分析. 魏丽莎子,龙海波,陈绵才,赵志祥. 2016

[7]海南省番石榴根结线虫病病原的种类鉴定及其寄主范围的测试. 刘昊,龙海,鄢小宁,徐建华. 2005

[8]利用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HNQ11菌株控制象耳豆根结线虫危害. 鄢小宁,郑服丛,郑经武,李锐. 2007

[9]甜椒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种质资源筛选. 苗悦,姜秉政,曹振木,成善汉,汪志伟,包文龙,朱婕. 2021

[10]象耳豆根结线虫2龄幼虫生防细菌的筛选及其促生特性评价. 陈梦,尚嘉伟,龙海波,汪军,郭立佳,周游,梁昌聪,杨扬,黄俊生,杨腊英. 2024

[11]灌木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的组织学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陈梅红,黄银香,林珑,高畅,涂容生,朱婕,刘子记. 2024

[12]苦瓜种质资源枯萎病抗性评价. 王艳茹,杨衍,牛玉,田丽波,刘子记. 2022

[13]辣椒种质资源PMMoV抗性基因检测与抗性鉴定. 陈建分,曹振木,秦于玲,申龙斌,刘维侠,朱丹,吴怡婷,刘子记,王旭. 2024

[14]植物肉桂醇脱氢酶及其基因研究进展. 张鲁斌,谷会,弓德强,常金梅. 2011

[15]木质素及其模型化合物氧化裂解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李祎莹,易西南,许环军,庞朝海. 2019

[16]甘油预处理蔗渣的木质素分离提取及结构表征. 曾诚,宋国杰,孙海彦,郭书贤,孟超然,孙付保. 2020

[17]巴西橡胶树HbCCoAOMT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晁金泉,陈月异,杨署光,田维敏. 2016

[18]菠萝纤维生物酶脱胶工艺研究. 顾东雅,黄涛. 2013

[19]反义CCoAOMT基因调控烟草木质素的生物合成. 黄春琼,刘国道,郭安平. 2008

[20]橡胶树树皮细胞木质素显示方法的比较分析. 史敏晶,张世鑫,丁欢,蒋毅,田维敏.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